抱团共建宜居家园


盛夏时节,行走在鹿寨镇大良村白石屯,屯内水泥路干净整洁,路树成荫;道路两旁的果园和桑园郁郁葱葱,数百年的古樟树坚韧挺拔;石榴河环抱着村庄的三面,让该屯俨然成了一个半岛。记者在感叹白石屯的美丽之余,更感受到来自白石人爆发的抱团力量。
  白石屯位于县城东面,距离县城11公里,村民主要种植柑桔和种桑养蚕,其中种有砂糖桔、南丰蜜桔、鹿寨蜜橙、沃柑等柑桔1600多亩,种有桑园300多亩,95%以上的农户建有钢混结构的楼房,村民通过勤奋过着富足的生活。
  “我原先开一辆‘爬坡王’(农用车)跑运输,2014年开始种植7亩砂糖桔,随后两年陆续种植了33亩鹿寨蜜橙。2017年7亩砂糖桔第一次挂果,每亩收入1万多元。今年有14亩鹿寨蜜橙开始挂果,预计每亩产果1000公斤以上,每亩收入1万多元;7亩砂糖桔亩产4000公斤以上,亩收入约3万元。”身兼白石屯第三、第四村民小组长的韦桂友说。
  像韦桂友一样,该屯家家户户都有柑桔果园,多的种有柑桔40亩,普遍的种有柑桔20~30亩,就连养蚕的农户也种几亩或十几亩柑桔。目前,全屯种有鹿寨蜜橙300亩、砂糖桔900多亩、南丰蜜桔和沃柑共400多亩,2017年全屯有700亩的砂糖桔和南丰蜜桔挂果,售果收入600多万元。今年该屯有1000余亩柑桔果树已经挂果,预计售果收入1000万多元,加上300多亩桑园可获得收入150万元,全屯人均收入可达4万元。
  白石屯生态之美,缘于拥有40株左右的百年古樟树,以及似玉带的石榴河环抱着村庄的三面,加上近几年来村民的抱团合作。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里也和全国诸多农村一样进入“留守模式”,塆内无人管理,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脏乱差深深刺痛了居住在该屯的大良村党总支书记覃小寿和白石屯韦桂友、覃祖贵等村民小组长的心。
  群众的事情群众干。覃小寿和白石屯三位村民小组长决定从“面子”做起,举全组之力开展环境整治。屯集体没有钱,为了硬化道路,他们发动群众捐资筹款,以实际行动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得到项目资金后,为了节约资金多硬化道路,他们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到河边挖取鹅卵石和河沙,本来上级下达的资金只能硬化800米长的道路,但他们硬化了1600米长的道路。路修好后,他们又发动村民按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缴纳卫生保洁费,聘请一名村民做屯内保洁员。建立长效保洁机制,使村落环境保持干净整洁。
  走在白石屯村庄内看到,这里建有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和一个盖有瓦的戏台,球场旁边硬化好的场地摆着乒乓球桌,还安装了一批健身器材。
  韦桂友介绍,当初建这个文体活动中心,村民们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韦桂华、韦以全、韦小运、韦德刚等村民无私地把菜园地让出来不要分钱一分地的补偿,村民韦慧健把原先种的1亩桑园贡献出来,只要屯里4分地的回报。
  该屯第五、六村民小组长覃祖贵说,文体活动中心建成后,每周一、三、五为跳舞时间,每周二、四、六为k歌时间,只要不下雨,每晚总有几十个村民参与文体活动,特别是k歌的时候,60岁以下的村民都来唱几首歌。
  韦桂友说,今年春节期间的大年初四初五两天,屯里投入1.2万元,组织举办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等项目比赛及唱歌跳舞文艺晚会,全屯大大小小都来参与。
  党的十九大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白石屯依托石榴河白石滚水坝、几百年的古樟树、大面积的柑橘果园等资源优势,正在精心规划发展生态休闲乡村旅游业,计划通过入股形式成立合作社,村民变股民,抱团发展。
  “坚持群众为本、产业为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四位一体’,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白石屯为“美丽鹿寨·宜居乡村”建设探索了一条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实现路径。”鹿寨镇人大主席陶海阳高度评价这一模式。
   记者杨继强
   责任编辑:陈志良 编辑:廖元锋

鸡西市科协2018年度预算公开情况说明
市食药监局审核确定136家定点回收药店
张夏林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 加快构建我省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安全用气检查通知(20180207-20180211)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2018年第五次学习研讨会议
抱团共建宜居家园
东莞市社会保障局灭火器采购项目的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记者调查|教师公租房何时才能落实?
本市建立规范性文件审查衔接工作机制
我区召开会议,分析研判消防安全形势,部署下阶段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代表一行视察指导开发区“厨房革命”工作
以客户为中心 创建和谐消费环境—— 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为金融消费者保驾护航
蒋勤勤力挺陈建斌:他只在我面前纯真得像个孩子
【暖新闻·江西2018】向老师致敬,为生命礼赞
俄罗斯代表团无缘平昌冬奥会俄各界质疑国际奥委会决定
上海化工区开展企业厂区消防安全督导
东莞学生制作“微景观”宣传环保
夏德仁来阜调研重点项目
我市2018年教师节座谈会召开
德州中小学集中开展安全警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