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环保发电项目工作人员在操作机械。
工作人员在高雁垃圾填埋场检测水质。
贵阳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厂区。
清镇市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工作人员将生活垃圾抓入机器破碎。
■题记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但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与日俱增,实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成为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贵阳市城管局按照“六抓六促六新”的总体要求,在加快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统筹指导、协调督促、全力推进工作。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原则,通过卫生填埋、焚烧发电、水泥窑协同处置等多方式、多渠道处理城市垃圾,有效促进我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进程,开启城市精细化管理新征程。
a
技改升级 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达80%
高雁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技改升级 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达80%
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的高雁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贵阳市建成最早、处理最大且至今仍在使用的垃圾处置场所。卫生填埋是国内多数城市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每天,云岩、南明、乌当、经开等区约2000吨生活垃圾被送往这里进行处置。
近两年,高雁填埋场积极推进技改升级工作,将单一的卫生填埋工艺转变为更为先进的“挤压分离 厌氧发酵 沼气资源化 能源供应站残渣填埋”的综合处理工艺。通过综合处理,最终可实现资源化率80%,使需填埋处置的垃圾减量至20%,延长垃圾场使用年限。
与此同时,针对此前中央环保督查中反馈的对高雁填埋场臭味投诉问题,在此次技改提升中通过工程手段进行治理,有效地控制臭味。
一方面,确保生活垃圾当日填埋当日覆盖,全场覆膜面积率达到100%;缩小填埋作业的面积,将以往全场大面积作业改为定点、定时作业,配合使用高压喷雾系统进行辅助除臭,保证臭气在场区范围内进行拦截。另一方面,新建填埋气处置系统,铺设膜下填埋气收集管道5600米,24小时不间断抽取处置垃圾填埋气。
针对二库区污泥臭气问题,建设日处理300吨的污泥干化处理生产线,开展积存污泥处理工作,同时为确保尽快消除二库区臭源,一并配合雾化风炮除臭剂喷洒除臭。截至今年5月30日,已全部处置积存污泥41万余吨。同时,还对调节池进行升级改造,对调节池进行全密闭,目前改造已基本完成。
为实时了解场区大气情况,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填埋场进行季度性大气监测。贵阳市环境监测站也同时对填埋场大气进行季度监督性监测。根据监测数据显示,填埋场大气环境逐步好转。甲烷排放由2014年最高466.73毫克/立方米降至1.8毫克/立方米(国家标准714.3毫克/立方米),恶臭在2016年第二季度明显改善,2017年臭气监测均为17,2018年臭气监测均为15(国家标准≤20),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下一步,高雁填埋场将以机械分拣为基础,将干垃圾和湿垃圾分离处理。干垃圾通过分选,分出金属、木材等资源化产品,减少填埋量。
b
生活垃圾“吃进去” 环保材料“吐出来”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环保发电项目:
生活垃圾“吃进去” 环保材料“吐出来”
在花溪区燕楼乡燕楼工业园,坐落着贵阳市首个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环保发电项目——花溪区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
作为贵阳市促进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点项目,花溪区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自去年底投产以来,采用焚烧工艺,将生活垃圾处理后用于发电,灰渣用于制作环保材料,生产中的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将生活垃圾“吃干榨尽,变废为宝”,达到生态建设的要求。
在这里,来自花溪、经开及南明区南部区域、贵安新区部分片区的生活垃圾,分区域存放在库容达2.6万立方米左右的垃圾存放库。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流程被概括为“一进四出”,“一进”指生活垃圾,“四出”则指烟气、飞灰、炉渣、渗滤液——
进入厂区的垃圾,经过发酵发热、干燥处理后进入焚烧炉。焚烧炉通过自动燃烧控制系统控制垃圾燃烧,高温烟气可加热余热锅炉换热设备,产生的蒸汽就可用于发电了。
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携带有细小烟尘颗粒和气体污染物。为此,需经一系列处理设施净化后,洁净的烟气才由引风机排出至烟塔。
随之产生的飞灰被捕集下来,运输到飞灰固化车间,牢牢固定住重金属等有机污染物,防止其污染环境。飞灰经过固化稳定化处理,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后,在生活垃圾填埋场分区填埋。
垃圾焚烧中产生的炉渣则落入捞渣机进行冷却,外运至制砖厂,可用于生产市政设施的道路用砖。这样一来,炉渣100%得到综合利用,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容97%。
生活垃圾在发酵期间排出的污水(渗滤液),通过垃圾库底部的渗滤液收集池收集,通过管道输送至渗滤液处理车间进行处理,实现废水循环利用、渗滤液零排放。
焚烧发电的过程中,在厂区的集中控制中心,每一道程序都能通过视频展示得清清楚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实时排放数值在电脑屏幕上一目了然。
为防止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二次污染,该项目通过控制焚烧工艺条件,降低污染物的原始排放浓度,燃烧后又通过烟气净化工艺降低排放至大气中烟气的污染物浓度。由于采取严格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该工程烟气排放指标不仅能满足国家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部分指标还优于欧盟排放标准,实现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标、垃圾渗滤液处理零排放、现场无异味泄漏,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该项目设计日垃圾处理能力1200吨,日发电量56万千瓦时,理论上每年可处理垃圾43.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89万吨、节约标煤7.44万吨,发电超过1.5亿千瓦时,相当于4万至5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从去年底投产以来,项目累计处理入厂垃圾127557吨、发电4352.46万千瓦时。
从长远考虑,项目还预留二期扩建位置,拟根据贵阳市需求和垃圾增长情况适时启动建设。二期工程建成后,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可达240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能力可达97.6万吨。
c
循环利用 生活垃圾变身优质水泥
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项目:
循环利用 生活垃圾变身优质水泥
除了采用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处置生活垃圾外,清镇市还利用水泥工业新型干法窑系统采用气化的方法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这是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能有效利用的垃圾处理技术。该技术除了具有传统垃圾焚烧法的优点外,还能回收利用垃圾中的热值,也能解决二噁英的处理难题。
据介绍,2015年以前,清镇市一直采用填埋方式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及污泥,增加环保污染的风险同时又占用土地资源。为此,清镇市引入海螺企业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及污泥技术,建设日处理300吨生活垃圾和50吨污泥生产线项目,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9.9万吨。
利用水泥工业新型干法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泥,具有处理温度高、高温区停留时间长以及燃烧过程充分、稳定等特点,处理过程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不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生活垃圾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直接作为水泥熟料原料利用,铁、铝等金属予以回收,不需要再规划填埋用地,节约了土地资源,实现了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
生活垃圾首先将进入破碎机中破碎,再经行车送入气化炉的喂料设备进行焚烧。垃圾产生的臭气用抽风机送入气化炉燃烧,待透过除臭机抽取综合用房内臭气净化后排出室外。
生活垃圾被焚烧后会产生一定量的灰渣,通过气化炉的砂分级装置从中进行分离排出。分离排出的灰渣通过磁选装置、铝分选装置分离出铁质和铝质物品以及非铁废渣。然后分别排放到铁渣仓及灰渣仓内,废铁通过车辆运输至钢铁厂重新回炉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废渣通过车辆运输到原材料堆棚,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材料,变废为宝,实现废渣零排放。
垃圾库区渗出的污水经过专门的过滤器送入污水贮存槽,采用密闭的泵将其提升,向气化炉内喷射,通过炉内高温进行蒸发氧化处理,完全分解有机成分,实现无害化。此外,因为水泥干法窑分解炉内温度高,气体燃烧时间充足,垃圾气化气体进入分解炉时产生的二噁英完全被分解。并且,燃烧过程中高温气流与高温、高浓度、高吸附性、高均匀性分布的水泥碱性物料充分接触,有利于吸收氯离子,控制了氯源,避免二噁英类物质的二次生产。
项目投产试运营以来,已累计焚烧垃圾19万余吨,处理污水1640立方米,处理污泥8178吨。
贵阳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
通过国家三部委验收
■亮点点击
贵阳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
通过国家三部委验收
今年5月,位于白云区麦架镇的贵阳市餐厨废弃物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顺利通过国家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验收。
据介绍,贵阳市餐厨垃圾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是国家首批试点城市(区)示范项目,由市城管局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引入相关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投资总额1.63亿元,设计处理能力为215吨/日,于2017年8月正式进入试生产。主要处理工艺为“预处理厌氧发酵”,包括预处理、厌氧发酵、生物除臭、沼气处理、污水处理、锅炉供热等。餐厨垃圾经处理后,主要产品为沼气、粗油脂和营养土。
首先,市内的大小餐馆和食堂会将餐厨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收纳桶中,由餐厨垃圾收集车一日一次收运至餐厨垃圾处理厂。其次,餐厨废弃物进入预处理车间后,经生物质分离器实现分选和制浆。即餐厨垃圾首先要“上刀山”,将无机物质(杯子、碗筷等)与有机物质分离,然后将有机物质制浆。紧接着会“下油锅”,制浆后有机质中的油脂被分离出来,油脂经过提取车间制成粗油脂,可作为化工原料使用,现正以生物柴油及车用润滑油作为发展方向进行研发。
剩下的有机质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渣、沼液,沼气经净化提纯系统制备压缩天然气,作为再生能源销售;沼渣将被制成营养土可出售,沼液经处理达标后进行排放。餐厨废弃物中的无机部分,经生物质分离器分选后进入填埋厂。
废弃油脂通过油脂提纯处理工艺处理,可作为原料油,制作生物柴油、肥皂等,实现了废物再利用,也避免地沟油重返餐桌,保护人民的健康。这一来,贵阳餐厨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该项目覆盖贵阳市辖6区,运营方已与4000余家餐饮单位签订了收运合同,设置48条收运线路(其中,餐厨垃圾收运线路42条,餐厨废弃油脂收运线路6条),购置了各类餐厨垃圾收运车辆33辆,免费配送油脂收集桶7000余个,并建立收运信息系统对餐厨废弃物收运工作进行全域动态监管。
截至2018年5月底,已收运处置餐厨垃圾及废弃油脂42663.107吨,其中餐厨垃圾4.2万余吨,废弃油脂2300余吨;生产沼气174.7万m3、产粗油378.5吨。我市餐厨垃圾回收和利用系统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记者 汤利/文
记者 石照昌/图
戮力攻坚终破十年积案
南宁一季度粮油价格基本平稳
埇桥区24余万贴息贷款支持青年创业
注意!这10人被终生禁驾
江苏省规模最大的第三方医学检验公共平台园区启用
垃圾“绿色化” 助推发展
廉洁四川:眉山市 以案说法百余名干部受教育
公交线路站点建议
宽甸县宽甸镇开展进企业深交流促发展活动
市民点赞“高颜值”开幕式
“胎记女孩”接受光动力治疗 一个月后颜色将变浅
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缉虎营地铁车站顺利封顶
健身“新宠”空中瑜伽藏安全隐患 专家说...
周乃翔代表苏州市赴会领取“全国文明城市”荣誉奖牌
永丰上溪:猪倌变桃农 种植致富树
狮子镇依山就水发展特色产业
我市庆祝首个“中国医师节”暨优秀医师表彰大会举行
串联渝贵通大海 渝贵铁路进入联调联试冲刺阶段
南江县关于优化乡镇校点布局的公告
我市法院立下“军令状”——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