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常的下午,上城区清波街道工疗人员陈琴(化名)在“爱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位于中山中路105号的爱馨驿站。
陈琴一进来,驿站的志愿者便热情地迎上来:“你来啦,今天我们一起来编个小手工,好不好?”
刚刚接触一门新的手艺课,陈琴略微有些紧张,有点没信心。
“你跟着我一步一步慢慢来,做错了也没关系,一起重新来过。”志愿者老师鼓励她,从布局、描绘、走线、钩针到刺绣各个步骤,手把手耐心指导。
随着慢慢适应了节奏,陈琴逐渐开始享受刺绣带来的乐趣。两个小时的课程一晃而过,当陈琴举起她的首个手工作品时,开心地笑了。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不同正常人一般耳聪目明、能说会道,但他们同样热爱学习、渴望被关爱——目前,清波街道辖区就有不少这样的特殊人士,为了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锻炼手脑,街道妇联、计生协会携手街道工疗站、爱馨互助会共同打造了特扶人员增智增能实习基地——爱馨驿站。
清波街道妇联主席李云介绍说,每周一、三、五下午的固定实习日,街道都会安排2名特扶人员,为特殊人群“量身定制”培育课程,编织课就是众多的实习项目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心理辅导、空竹教学、冲调咖啡教学等。
而这些负责教导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馨妈妈”,平时“爱馨妈妈”们会称工疗人员为“孩子们”,并主动肩负起他们的日常接送工作。“爱馨大家庭”里,有教手工编织课的许老师、来自吴越人家的刺绣老师、心理辅导的潘红老师、教授空竹的裘为民老师和蓝山咖啡的专业技师等等。
5月17日下午负责陪伴的“爱馨妈妈”是退休员工唐虹霞,她原先是上城区社区学院的一名老师。“这些孩子都很可爱,他们会真诚善良地对待每一个人,并努力学习和掌握各种社会技能。”
从制作出第一幅刺绣手帕到用乐器吹奏出第一个音符,从过去封闭内心世界到能够为顾客冲调咖啡……爱馨互助会的发起人吴莹说,丰富多彩的增能增智互动体验,为这些特殊人士打开了接触世界的大门,在提升他们基本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及参与能力,能最大程度帮助他们回归社会。(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
黄金手镯现白斑 固镇县消保委协调化解纠纷
梧桐湖畔唱廉歌
我市部署今年民政工作 杨丹出席相关会议并讲话
怀远县市场监管局开展“电梯安全宣传周”进校园活动
市食药监局东城分局2018年8月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表
上城:爱馨驿站为特殊人群定制培育课程
政和县开展采矿权延续变更矿山实地核查工作
我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
翠屏区:风貌整治见成效 长江首城宜人宜宾
全国县域综合医改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冷空气驾到!文成发布霜冻黄色预警 气温跌至零下
河西南鱼嘴环评出炉 主城第一高楼计划建110层
18个主体责任单位被集中约谈
“我们要建蚌埠首个关灯无人生产工厂”
[精神扶贫] 乐山“3+”扎实推进精神扶贫工作
滨州市司法局局长贾恒武实地调研律师业发展工作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资金下发市本级 251名学生受助 每人2000元
商洛消防支队全方位结实夏季防火网底
快递等绿色包装设计征集启动 现有大多不能回收利用
临颍县大郭镇转变工作作风助推脱贫攻坚问题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