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讯 (记者 唐修岳)无偿献血是一种甘于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当生命面对无措的时候,无偿献血志愿者们的默默付出成为了生命再次重生的坚实基础。在邹城市就有一位坚持无偿献血18年的志愿者。18年来,他共计无偿献血8万多毫升,用自己的点滴热血汇成了挽救他人生命的大爱之河。他就是邹城市天成新材料制品有限公司职工朱炳林。
今年56岁的朱炳林,自从1999年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以来,18年来共计献血165次。时至今日,他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无偿献血时的场景。当时他在献血车下面徘徊了好长时间,最后鼓起了勇气,走上了采血车,第一次献了血。献血以后,当知道自己捐献的血液能够救助病人,朱炳林感觉到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是行善积德的好事。他就决定一直坚持下去,结果这一坚持就是18年。
朱炳林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人。他妻子说,家里无论是父母、孩子,还是亲戚朋友,都很支持他献血,而且在朱炳林的带领下,大家都积极加入到献血的爱心队伍中。朱炳林说,无偿献血已经成为了自己身体、生活的一部分,他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身体条件不再允许。不过到那时他还可以进行无偿献血宣传,一定会把这件有意义的事情继续下去。
朱炳林所在的单位邹城市天成新材料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福利企业,所在班组中10名成员有7名是残疾人。作为班长的他不仅努力做好班组管理工作,还身先士卒,替体弱的组员装料、推料。多年来,朱炳林总是提前1个多小时上班,认真查看配料配方、检查设备。下班后,他又总是推迟1个小时下班,对配料现场进行检查和整理。默默奉献的他总是说:“只要配料质量稳定,就是对我最好的回馈。”在配料管理工作中,他对配方用料更是认真把关,时刻监督用料情况。在他的严格监督下,用错料现象被杜绝,公司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工作中的朱炳林兢兢业业,回到家中他更是孝顺长辈的好女婿、温馨家庭的顶梁柱。1999年,朱炳林的岳母得了脑血栓,在经过了精心治疗后落下了半瘫。由于妻子是独生女,岳母在家中无人照顾,朱炳林便将岳母接回家中,与妻子一块悉心照料。晚上老人睡觉时,每隔2小时就得翻一次身,朱炳林便定好闹铃,和妻子轮流帮助老人翻身。冬天怕岳母受凉,经济再困难他也会买来煤炭取暖。夏天更是专门嘱咐妻子经常给岳母翻身,让老人家保持凉爽。这样精心的照顾一坚持就是13年,直到2012年老岳母离开人世。这期间,家中经历了妻子下岗失业,自己创业受挫等一系列变故,但即便如此,朱炳林也未曾气馁。他始终积极向上、勤奋工作、热心助人,带领着一家人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在大家眼中,朱炳林是一位默默奉献的献血达人,一位单位工友的知心大哥,更是一位家庭里的顶梁柱。多年的坚持,让他先后多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并在2014年度被评为邹城市第九届“劳动模范”,2016年被评为感动邹城道德模范提名奖。
巩固提升文明成果 深化创建常态长效
华安上樟:组团到南平学习考察乡村振兴经验
专项整治全市各公墓未售的超面积墓穴全部停售
九龙坡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整治盛美居小区周边道路
常庄镇召开党政班子会
无私奉献显真情
余开平深入中湖乡看望慰问贫困党员
双峰小学新校区开展“每周听课日”活动
今年上半年建邺区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470.7亿
葛慧君强调:全力以赴做好世界互联网大会服务保障工作
清城区:严惩、 严罚、 严处安全生产不到位企业及个人
精心组织精益求精 确保年会精彩圆满
罗源碧里西洋村以花为媒助力乡村振兴
华阴“六聚焦”锤炼干部队伍
东城社保分局组织社会保险行政争议案件旁听学习
贵阳一房屋施工发现清代牌坊 一直藏身民居内
市公安机关推广“一网通一次办”平台
乡村看振兴④丨以交通建设为契机 “救命桥”打通产业路
黄金手镯现白斑 固镇县消保委协调化解纠纷
梧桐湖畔唱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