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蒋希伟 通讯员 刘明明 贾亢炎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于茌平县信发街道办事处北八里村的王公科来说,正是出于对家乡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传承祖训的担当,才使他爆发出无穷的力量。8年时间里,他行程6万多里,找寻到了300多篇关于先祖王曰高的史料记载,并回购了1件王曰高题写的牌匾,他矢志不渝传承祖训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眼前的王公科虽然已是满头白发,但眉宇间依然带着一股英气。他心中一直有装着一个信念——一个含泪播种的人,必定会含笑收获。“现在,建设王翰林祠堂是我最大的心愿。”5月22日,茌平县信发街道北八里村,再过三个月就年满77岁的老人王公科指着墙上的一幅王翰林祠堂的规划图告诉记者,“如果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王翰林祠堂的落成,我就心满意足了!”作为先祖王曰高的第十代孙,为更好地传承先祖“忠孝贤良”的德行,王公科牵头成立了“北八里翰林文化研究会”,相继出版了王曰高著作《槐轩集》《槐轩小草》,以及《传承翰林文汇》等书籍,多次获得全市文化部门的表彰。
王曰高自幼聪敏好学,7岁能文,清顺治三年中举人,165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升工科右给事中,被选作翰林后,任康熙皇帝的启蒙老师,曾参与审理鳌拜一案,后官至礼部掌印给事中。其所著《槐轩集》《槐轩小草》等3部著作收入《四库全书》。告老还乡后,他撰写了茌平县清朝历史上的第一部县志,现藏于山东省图书馆。王翰林死后,康熙亲笔赐赠:“忠孝贤良老,文章德业人”,昭示其光辉的一生。
自2008年从村党支部书记的位置上退休后,王公科便萌生了追史寻宗,重建翰林宗祠的念头。“8年的时间差不多跑了6万多里路,光车费就花了3万多,鞋都穿坏了4双。”王公科说,让他感到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族人加入他的队伍,让他更加感觉到自己做的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搜寻这些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能让先祖王翰林‘忠孝贤良’的家训传承下来,教化更多的人。”谈起追史寻宗的缘由,王公科说道。他将收集整理的史料精心装裱起来,把自己居住的两间瓦房改装成了“王翰林史料展览馆”。该展览馆建成至今一年多时间,参观者已经近万人。“忠孝贤良”的祖训对后人有着积极的影响。“我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再加上孙子孙女辈儿,直系亲人26个。小辈儿就出了7个大学生。”谈起对先祖遗训对自己的影响,王公科自豪地说:“大孙子王亮大学后入伍,现在四川某团当团参谋长。五孙子王超22岁就在大学入了党,现在在省农业厅工作。”
”除了对自家的影响,传承祖训对全村的教化作用也十分明显。“全村出了100多个大学生,去海外留学的也有三四个。”王公科说,全村人对“忠孝贤良”的祖训看得很重,“村里的‘善行义举四德榜’上都放不下了,人人都是模范。”
让王公科欣慰的是,如今,建设王翰林祠堂已经得到了茌平县各有关部门的重视。“我相信,建设王翰林祠堂一定能能让‘忠孝贤良’的祖训得到更好地传承,也必将对乡村文化振兴起到推动作用。”王公科满怀信心地说。
郑州市召开2018年第二季度全市煤矿安全监管联席会议
南都社区:学生眼中的“五水共治”
租赁衣服、玩具、电子产品大家说的“租生活”来了
中国网:首届峨眉武术锦标赛开幕
大峡谷:干群齐心,绝壁寻水
七旬老人的特殊心愿
慈利县规划管理局开展禁毒教育活动
荔湾区国税局多维向导式打造多功能联合办税体验厅
没有报酬,不包食宿,但杭州有位小伙偏爱做免费的马拉松“兔子”
资兴:一个红包背后的故事
东港市北井子镇开展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
阵雨中飘来香甜的栀子花香 今天雷阵雨,气温20~26℃
重庆选手亚运会首金诞生 施廷懋跳水女子双人三米板卫冕
县发改委支部召开“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组织生活会
全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部署推进会议召开 高质量高效率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唐山市民宗局深化五项实施意见加强宗教团体建设
花溪区加强“社会和云”网格化管理系统培训
2018年高考文理类本科普通批首次志愿今起录检
上海市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公示(第425号)
3个高速路政执法服务站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