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轻点福利来——宜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数字文化服务篇


  宜昌新闻网讯(记者 杨春艳 见习记者 杨子 通讯员 王风成)“李爷爷,您扫一扫这个二维码,就可以免费在网上看书啦。”7月30日,西陵区学院街办民主路社区工作人员昌玉,来到社区居民李泽玉的家中,教他下载使用“宜昌市移动图书馆”app。
  昌玉边滑动手机界面边介绍,完成登录之后,就可进入主页面,里面有电子书、有声书、报纸、期刊、视频等多个类别,光书籍的种类就有哲学宗教、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等20多个种类,“您手指轻轻一点,就可以进去选想看的。”
  喜爱诗歌的李泽玉点开“微视频”,找到栏目“微国学”,选择了《诗经中“四言”独领风骚》,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他感慨:“这个小玩意不仅可以看书,还可以听书,更能看视频,真是太方便了。”
  延伸公共文化的“触角”,宜昌借助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东风”,加强数字文化服务推广,数字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10年,宜昌第一个数字文化服务品牌数字图书馆建成并投入使用,随后在全省率先建成有声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2014年,宜昌又在全省率先实施数字文化馆工程,建立了远程文艺培训教学系统、实体体验空间、非遗数字化展厅等。如今,数字博物馆建设全面启动,已完成2个专题资源库的建设。
  平台建设起来了,如何让数字文化服务普惠至基层群众?宜昌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的作用,让“格格”成为数字文化服务推广的人才队伍,打通数字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由此,数字文化服务由点到面,推广辐射至全市各个社区。
  整合资源,精准对接。2016年,宜昌市“文化e家”平台上线,整合了各类数字文化服务资源,以“菜单”预约形式免费向基层市民提供“点单看戏、点师培训、点题观展、点卷阅读”等服务,市民通过服务号在线点单,还延伸了活动报名、志愿者服务、场馆预约等内容,使培训走出教室、展览走出展厅、文艺活动不再局限于台下的观众,市民可随时享受指尖上的“微服务”带来的便利。
  公共服务“下沉”,城乡实现全覆盖。利用“四务通”、广电网等,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普遍具备数字文化服务提供能力,实现了无线覆盖和数字覆盖进村入户。侯心俭说,过段时间回去枝江三藏寺村老家,他要把印有“宜昌市移动图书馆”“文化e家”二维码的小卡片带着,让村里爱阅读、爱学习的老人孩子们也来扫一扫,不出门就可以看书、听戏。

继续教育公需科目 在线免费培训月底开放
江西羽毛球小将又获好成绩
迁西县环保局"八大措施"促环保
牢记杏林之德 践行医者仁心
市技工学校党支部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做贡献”演讲活动
指尖”轻点福利来——宜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数字文化服务篇
南京入选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和县:县委书记戴瑞参加指导历阳镇党委班子“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民主生活会(图)
吉林省3家快递公司经营许可被注销
市截瘫疗养院党支部被市委组织部命名为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
562家学校食堂可"看娃吃饭"提升20家食堂达A级标准
青秀区:创建出实效 乡村展新姿
“阳新屋脊”:种植产业助脱贫
源头监管,登记上牌,设定禁行区域—— 整治超标电动车让出行更畅通
乐亭县乐安街道打出“环保+创城”组合拳
王忠林在主持公交管理改革专题会议时强调 公交要当好百姓的“专职司机”
2000辆小黄车“霸占”停车位 市民盼早日处理
衡阳交警发布“平安夜”交通限行通告
洪江区中山路小学开展书香漂流活动
市环保攻坚办积极回应代表委员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