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已完成14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医务人员超四分之一

  (记者 张甜甜)昨天,两位苏州医生同时采集、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仅将为两位血液病患者带来新生的希望,更有力澄清了“捐髓伤身”的错误说法。记者了解到,苏州已完成14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其中38例是医务工作者,比例超过四分之一。
  昨天上午,记者在苏大附一院(十梓街院区)造血干细胞采集室见到了来自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的李文青和张家港市中医医院的朱东波,在各自家人的陪伴下,两人一起采集造血干细胞,互相鼓励。
  记者了解到,1990年出生的李文青是昆山人,201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入职时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我是学医的,也在血液科轮转过,深知血液病患者的渴求有多强烈、配型成功的缘分有多难得。”李文青说。
  今年年初,当得知自己与一名地中海贫血患儿配型相符时,李文青立即同意捐献,但没有告诉家人,他担心高分辨配型可能会失败,不愿意让家人早早地就开始担心自己。高配结果出来后,李文青才和家人说明了情况。同为医务工作者的妻子严凯燕支持丈夫的决定,母亲则有点担心儿子的身体。巧合的是,昆山市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周萍是李文青的阿姨,李文青用阿姨的实例劝说母亲,终于打消了母亲的疑虑。
  采集室里的另一张病床上,和李文青同为外科医生的朱东波也在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1984年出生的朱东波来自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15年在参加医院组织的献血活动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今年3月,朱东波接到了配型成功的电话,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捐献,并明确表态自己绝对不会悔捐。“听说受捐者是一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比我大几岁。我猜测,他和我一样,也是一位丈夫、一位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朱东波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医生,非常了解患者可能承受的痛苦和绝望,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愿意伸出援手,帮助患者多赢得一线生机。朱东波的妻子李玲告诉记者,家里的一双儿女得知爸爸要参加捐献,一下子变得特别懂事,“他们知道爸爸是去救人的,都觉得爸爸是英雄。”家人的支持和鼓励,给了朱东波莫大的信心与勇气。
  昨天,李文青、朱东波分别采集了175毫升、245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浊液,成为苏州市第140例、第14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作为医务工作者,他们用自己的大爱善举履行了救死扶伤的职责,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记者从苏州市红十字会了解到,我市141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有38位医务工作者,占比超过了四分之一。

气象信息(2018年10月24日9时)
德清出台实施办法约谈“一把手”有据可依
气温渐暖 换薄被春装前先晾一晾晒一晒
新安江滨水旅游景区2018年清明节小长假综述
面包车行驶中车轮脱落侧翻 所幸无人受伤
苏州已完成14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医务人员超四分之一
嘉鱼县新街镇推广“一菜两用”技术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做好廉政“三防控”促进服务“三提升”
“等我长大,要推着爸爸妈妈去远方”
张不开嘴、长期头痛可能是口腔疾病
平山县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
市旅发委赴临港区蔄山镇杨家卧龙村走访调研
庆岭乡团委开展“保护母亲河 助力河长制”活动
南京华洋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8年“壮族三月三”放假的通知
私人充电桩“落户”的尴尬
红船精神全国网络文学大咖征文活动启动
金华博士联谊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上周长沙市限购区域内批准预售住宅2123套 摇号销售楼盘3个
市财政局着力推进部门绩效评价扩面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