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是湘菜必不可少的元素
▲目前天气炎热,湘聚小馆的凉菜受到欢迎
□本报记者苏展 文/摄
说起桂林与湖南,一直以来便有着千丝万缕的微妙关系。
桂林与湖南交界,湖南人的母亲河湘江发源于桂林境内,养育着一方湖南人。
桂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从古至今,桂林独天得厚的经济环境就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湖南人来桂林做生意。随着大量湖南人来桂林谋生定居,湖南人也把一些风俗习惯带到了桂林,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饮食文化,无辣不欢地湘菜也逐渐影响着桂林人的口味……
1980年,6岁的申华跟随父母从湖南来到桂林,从此桂林便成了他的第二家乡。
改变的是环境,改不了的是基因。父母一直经商,从小耳濡目染的申华也延续了湖南人善于经商的基因,做起生意来头头是道。2009年,申华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快餐店,做桂林当地人常吃的菜。
然而,改不了的乡音,忘不掉的乡愁,作为土生土长的“漓湘人”,申华一边摸索桂林人爱吃的口味,同时也不忘四处拜师学习地道的湘菜。逐渐地,两地的口味在申华的锅铲下反复混合、翻炒、交融,最终自成一派,受到邻里街坊的欢迎。
随着菜品不断的更新,口味越来越好,从最初的几平方米的快餐店,做到如今位于东安街上400平方米的湘聚小馆,申华的生意越做越大。然而他并不满足。“我们现在每个月都坚持更换菜品,根据顾客的反馈、季节的变化以及我们自己的创新。”申华说,除了桂林菜、湘菜,自己的餐馆还做粤菜、博白菜等,桂林是旅游城市,吸引着大量外地人到此定居生活,希望他们跟自己一样,不忘乡愁,随遇而安,只需一道美味便可连接千里之外的思念。
“五美”并建乡村焕彩
江苏省产教融合研究会在苏成立
李跃云到鸦滩镇检查指导工作
佛山剪纸系列活动走进顺德和园
阳春市:开展环保整治督查
湘聚小馆: 用美味连接“漓湘”情怀
郑家桥完小:全力以赴、严阵以待做好台风“山竹”防汛安全工作
怀远县财政局深入学习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注重“五个融入”
“大象”在江汉路破墙而出
珠海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 改革进展顺利 第一批药品集中采购11月上线
风华路社区举办重阳节文艺汇演
滦县环保分局开展一把手讲党课活动
泰安海关作客12345热线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检验规范的通知
曹立军赴桃源现场督导非洲猪瘟疫情处置工作时强调:强化责任担当 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9位人才子女享户籍生待遇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南通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践历程
嘉兴海事局为辖区建造的最大光缆敷设船顺利交付提供优质服务
霍山县着力打造公共资源交易阳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