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木雕都要精益求精,不能够马马虎虎,这是师傅教的,干这个要手快,使用工具要有力。”8月8日,见到钱氏木雕传承人钱万春时,他如是说。前不久,钱万春参加了在徐州举办的首届淮海书展——“相约彭城多彩非遗”苏北五市非遗展示活动,展演现场,他展示了童子拜观音、笑面佛、岁寒三友等独特木雕作品,还亲自演示雕刻“八仙过海”作品,吸引了许多观展人员驻足围观。据悉,钱万春还在南洋镇青墩村开了一个木雕厂,希望通过产业化的方式,接力传统的木雕工艺,将“工匠精神”代代传承。
亭湖区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全面规划、科学管理,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非遗保护工作水平,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声有色,走上了健康规范的道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全区范围内遗存的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普查核定,编纂出《盐城市亭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汇编》,涉及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医药等11个大类55 个项目,整理文字资料20 余万字,拍摄照片3000 余张,登记民间艺人千余名,征集陶瓷、剪纸、花样鞋、珠编、竹编、木雕等实物1000 余件,完善了民间艺术档案信息库,建立了省、市、区三级名录体系。“目前,亭湖区共有21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列入各级名录,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2人。我们正加强培植与申报一批重点非遗项目,更加细致深入地做好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不断探索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的上佳途径。”该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馆内精巧的藤编器具、灵动有趣的虎头鞋、生动形象的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品,使我对非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这么博大精深!”南洋中学高一学生施涛高兴地说。日前,该区文化馆举办非遗项目体验活动,来自南洋中学的40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非遗展示厅,学生们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升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关注度和保护意识。据悉,亭湖区以举办传统节庆活动、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等为契机,推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同时,积极探索长效传承保护工作机制,将非遗项目列入部分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展传承人与学校结对共建活动。
“非遗在传统文化中属于活态文化,是活着的历史,这种人文积淀亟须‘活的传承’。”该区文化馆馆长范洪贵坦言,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最为紧要的是传承人的“抢救”。
现已94 岁高龄的齐红芬家住大洋湾奥林匹克花园,是亭湖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出生于制鞋世家的她,8 岁就向母亲学习针线活,其“花样鞋”制作工艺精湛、花样独特,堪称一绝。“做一双绣花鞋要经过十八道工序,设计鞋样、剪纸样、选料、糊襁子、鞋帮下料等每一道工序都要纯手工,可谓千针万线,十分耗时。”齐红芬的儿媳表示,作为齐老太“花样鞋”的手艺传承人,她感到十分自豪。
此外,为了使像齐老太“花样鞋”这样的传统手工艺品形成规模走向市场,亭湖区积极搭建销售平台,在黄尖牡丹节等各大旅游节日期间开辟“工艺品大集市”,王氏珠编、齐老太“花样鞋”、钮氏剪纸等纷纷亮相“大集市”,成为区内外游客争相购买的抢手货。“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让文化与自然更加和谐共生、文化与生活更加紧密相接、文化与经济更加交相辉映。”范洪贵说。
我市积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抓好产业就业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巩固提升,脱贫更稳定可持续
板桥街道关工委举办“共话新时代,放飞青春梦” 征文朗诵比赛
东风区集中整治窗口服务等突出问题
亭湖区5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声有色
“小红车”加速推进无桩还车 1万辆新版车年底投入使用
银海区推进创城和提升城乡环境工作
镇平县:县委书记李显庆调研重点工业项目建设
冷空气“灭霸”嘉兴“酷暑”,气温直降12.2℃,周末前都会是这样……
雷州塘仔村350多名外嫁女集体回“娘家”
干热型高温天来袭 高考期间气温略降炎热依旧
五河县城管执法局开展机动车乱停乱放整治行动
金山区交通委执法大队开展“执法开放日”活动
凝练“新西安精神”内涵 为加快推进大西安国际化进程提供精神动力
昭化区新年新举措强化昭化古城旅游市场监管
国际家庭日我市8户家庭获奖
日照“百企访名校”活动启动
【文化惠民●春节】遵化市春节期间系列文化活动综合篇
新华时评:磋商,不等于反复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