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下,对高质量发展定义的探索、丰富与延伸,已经成为市场甄选价值标的、企业落地转型战略的核心聚焦议题。
贵阳国家高新区作为全省、全市大数据发展的主战场、核心区之一,如何践行“高质量发展”?抢抓机遇,结合实际,贵阳国家高新区迅速制定出台《2018年度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及项目》,确定以大数据为引领、大生态为基石、大共享为目的,以城市“三变”改革为基本路径,坚持创新驱动,数据引领,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此实现后发赶超,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区、共享经济聚集区、实体经济发展示范区,在全市当好急先锋和排头兵。
太阳湖滨河公园之呼叫山庄。
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贵阳国家高新区将向世界展示一个个大数据融合、创新、提档升级的经典案例,大数据产业正源源不断为贵阳实现高质量发展输入最强劲、最新鲜的动能……
大数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数聚高新”走上优势路径
5月初,深圳市鼎峰无限电子有限公司总投资5000万元的无人机产品、智能穿戴产品研发、生产及运营项目落户贵阳国家高新区,将在贵阳国家高新区建立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把无人机技术用于安防、影视航拍、森林防护、警用巡查、农业生产、交通管制、大自然保护等领域。
华为云、人工智能云平台、工业云……一朵朵云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
一个个在贵阳国家高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项目,正是贵阳高新区以大数据为引领、大生态为基石、大共享为目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成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贵阳国家高新区作为全省、全市大数据发展的主战场、核心区之一,大数据不仅是特质,更是优势——贵阳高新区正不断推进先进制造业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今年,该区将以大数据为引领、以大生态为基石、以大共享为目的,围绕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逐步建成大数据“双创”引领区、大数据技术创新试验区、大数据中小微企业聚集区,全力打造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
a 政策先行 高质量发展有了“施工图”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贵阳国家高新区抢抓机遇,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2018年度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及项目》,确定了以大数据为引领、大生态为基石、大共享为目的,以城市“三变”改革为基本路径,坚持创新驱动,数据引领,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此实现后发赶超,奋力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区、共享经济聚集区、实体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快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奋力在全市当好急先锋和排头兵。
根据该计划,贵阳国家高新区今年的重点工作包括实体经济、园区建设、招商安商、双创示范、“三变”共享、人才培训、国际合作、“五最新绿洲”、增比进位、风险防范等十项。
实体经济主要涉及乾鸣国际信息产业园、伯克利创新研究中心等大数据项目建设,神奇生产研发基地、云上医疗影像中心等大健康项目建设,雅光电子沙文工业园、振华新材料生产线等高端制造业项目,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汉方药业智能生产管理系统”、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大数据智能工厂一期建设项目”等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项目,以及高端服务业、品牌培育等项目;重点项目包括大数据交通枢纽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大数据智慧扶贫共享停车示范项目等共计45个,总投资569.33亿元,计划2018年投资124.12亿元。
同时,围绕创新创业,做实“种子——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链条,搭建“走出去” “引进来”企业服务平台,打造“智力收割机”和“产业收割机”,让更多企业在国际上发出“高新声音”的同时,也引进智力资源,造福本地企业和人才。
通过高质量发展,贵阳国家高新区计划在全国147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的综合排位前移1至2位。确保新增大数据企业2000家,大数据营业收入580亿元。力争到2020年,大数据及关联企业达10000家以上,引进和培育重点企业1000家以上。
b 运用大数据 九成多规上企业“华丽转身”
制作这样的“施工图”,贵阳国家高新区成竹在胸。
厚实的大数据产业基础,在实体经济上开出繁花、结出硕果,贵阳高新区九成以上规上企业运用大数据实现“华丽转身”:贵阳顺络迅达电子公司实施“片式电感应器生产车间智能化改造”项目,让制造变智造;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建成数字化生产线,实现提产增质降耗;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建设数字化智慧锻造工厂,正冲击世界锻压技术应用研究前沿……
“过去需要38人的生产线,经过智能化改造后,只要12人就能完成生产任务;生产10万支整流二极管,从过去需要24小时减少到只需8小时,不仅节约了时间,产品质量也明显提升。”在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艺工程师朱灿是身后,被设定好程序的机械臂正迅速准确地运作。
作为贵阳国家高新区筛选出的16家实施“大数据智能制造”示范专项行动的试点企业之一,2016年5月,雅光电子开展了“大数据工业深度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建设工作,围绕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环节,对汽车关键零部件进行国产化、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生产线改造和建设。生产线于2017年6月投运,当年,雅光电子生产整流二极管5600万只,比2016年多生产1945万只,实现净利润784万元。今年,雅光电子将在沙文工业园区再建设一条生产线,充分利用工业云(平台),进一步提高智能化程度,实现关键工序“无人化”。
对于正在“转身”或还未“转身”的企业,贵阳国家高新区又在今年4月开出鼓励转型的“条件”——对外发布《贵阳国家高新区支持实体经济(工业)发展十条政策》,设立5000万元实体经济发展专项奖励资金,鼓励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c 稳步推进 “数聚高新”走上“优势路径”
一次次的成功实践,让贵阳国家高新区在大数据引领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上稳步向前。
贵阳国家高新区今年计划全力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利用物联网及终端设备,推进大数据与制造业融合,将生产环节的各要素转化为数据,通过覆盖整个生产空间的网络,把数据传输到智能控制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反馈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实现精准生产、精准控制,最终实现智能制造全要素、全流程、全覆盖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同时,推进大数据与服务业融合,依托500万平方米大数据广场、200万平方米云计算中心等,培育“一批数据中心企业、一批呼叫中心企业、一批电子商务企业、一批基于大数据清洗、挖掘、分析、处理、应用、安全的企业”,强力推动“1 n”大数据产业发展体系建设,优化大数据产业体系。
贵阳国家高新区将运用大数据,全面实施“四大招商引资计划”,精准确定目标企业、精准挖掘投资线索、力促项目引进和产业聚集取得新突破;全面从严治党,夯实政治基础,助推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提供坚强保证。
【延伸】
■数说
15位
——近年来,贵阳国家高新区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全力以赴地抓大数据,助推高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全国146家国家级高新区中2017年综合排名第41位,比2013年前移15位。
31个
——截至目前,贵阳国家高新区已成功获批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国家大数据产业孵化器、国家大数据双创示范基地等31个国家级牌子,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贵阳试验区和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
4478家
——贵阳国家高新区强化大数据发展要素集聚,“贵漂”成为当今最流行的词语。截至今年4月,贵阳高新区大数据企业数达4478家,比2014年的978家翻了两番。
■声音
高质量办事效率展现贵阳魅力
早在2004年,我就与贵阳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贵阳高新区招商引资的企业里上班,见证了贵阳高新区第一幢标准厂房从动工到企业进驻的全过程。后来辗转他地,最终又回到贵阳高新区。目前,我直接出资并参与经营管理的公司,有三家都在贵阳高新区。
选择落户高新区,是因为这里高质量办事效率所展现的魅力。要说最直接的体验,是2014年我在这里注册第一个公司的时候,当天提交公司注册资料,当天带着营业执照回家。相对于其他地方的7个工作日,这样的高效率本身就很有说服力。贵阳高新区的产业上下游配套齐全,政务工作效率高,领导平易近人,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响应,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安全、踏实。
今年,贵州省继续推进大数据发展战略,相信在贵阳高新区的关怀下,我们的团队必将创造奇迹,赢得荣耀!
用大数据践行茅台“智慧营销”
2014年,茅台集团开始尝试将大数据引入茅台酒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集团提出“茅台云商”战略,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同年,茅台集团在高新区成立控股子公司——贵州茅台集团电子商务控股有限公司,助力传统营销模式转型升级。
由茅台电商打造的“茅台云商”平台自2016年下半年正式投用以后,当年实现交易额26.3亿元,2017年实现交易额106.97亿元,初步实现市场端数据采集。
“在近几年发展中,我们不断得到高新区党委、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贵州茅台集团电子商务控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肖华伟说,例如,联合茅台定制酒在高新区打造“酒类电子博物馆”,通过电商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力量,向广大民众宣传推广茅台文化、营销茅台产品、培育茅台粉丝。
今年,茅台将在各级政府协助下,积极与阿里、京东、腾讯等电商深入合作,学习先进的大数据归集、分析和运用技术,加快“茅台云商”2.0的升级步伐,践行“智慧营销”。
■故事
高质量“智造”赢得世界客户
——来自雅光电子和林泉电机的启示
一个依靠大数据智能制造,赢得了全球最大汽车发电机制造商法国法雷奥;一个依靠大数据走高质量发展路子,企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6亿元大关……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贵州航天林泉机电有限公司,近年在省市区三级政府引领下,运用大数据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赢得世界级客户,更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
成立于2006年8月的雅光电子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覆盖汽车电子、智能电网、物联网、车联网、led照明、led驱动电源及可穿戴设备应用等领域,各型车用发电机二极管等产品是其龙头产品。
虽然名气在国内“响当当”,可几年前,面对全球最大汽车发电机制造商法国法雷奥,雅光还是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法国法雷奥想要能与高端汽车发电机相匹配的高质量整流二极管,但以前雅光电子生产车间自动化程度不高,体系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技术质量管理要求,这也让合作一直悬而未决。”雅光电子经理部部长彭绍波说。
近年来,贵阳市蓬勃发展的大数据产业,给了雅光电子启发。
2016年5月,雅光电子依托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开始建设一条世界一流水平的车用整流二极管自动生产线——高端主机汽车二极管智能化生产示范线。通过采集、分析生产数据,可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如在刻蚀工序,雅光电子通过多次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最佳腐蚀温度、浓度、深度,提高了产品成品率、优品率。彭绍波说:“自智能化生产线运行以来,我们的产品产量提升了58%,优品率提升了33%,场地使用面积节约46%。”目前,雅光电子已得到法雷奥认可,并实现小批量供货,预计2018年下半年可实现大批量供货。
无独有偶,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这家53年的老军工企业,也在大数据的吸引下,迈出了新的步伐——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自主设计开发自动化设备,按照从工位、生产线到车间的步骤,对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智能制造项目负责人郑俊强说:“经过智能化改造,目前,智能绕线机将绕线工艺由原来的40至60分钟压缩到2分钟;自动整形机不仅解决了人工生产质量一致性差的问题,还将生产效率提高了5倍,合格率提升到99.5%;喷漆机器人将每个工件的喷漆作业时间由5分钟减少到30秒,减轻了喷漆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对工人身体的伤害。”
统计显示,林泉电机的营业收入去年首次突破6亿元大关。近日,该公司又投用16台自动化设备,预计到2020年,该公司投用的智能化设备将达100余套,自动化覆盖率达60%,产能提升50%。
(记者 王丹丹 图片 高欣萱 摄)
80岁老人谱曲传唱“文明公约”,呼吁大家身体力行
网购取钉器偷衣服 再次出手被逮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伟督办人代会重点建议
陆河妇联慰问困境儿童
一村一景各不同 兴业富民特色浓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数聚高新”走上优势路径
防癌宣传
临泉县老集镇三举措扎实推动贫困户技能培训
朔州市举行新闻战线2018年度“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
内江将启动“爱国卫生月”主题活动
东营区调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水运振兴 未来杭州处处是黄金水道
景德镇市统计局开展“统计质量提升年”活动
有“融”乃大 再启新程
新安江公司积极探索亮化设计新思路
平凉市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金峰开发区 69名干部职工“挂牌”服务
嘉善发挥品牌助农职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百日攻坚 半年收官 把孟获城建设成为成昆高速第一个大驿站--石棉县委书记苟乙权带队深入栗子坪乡调研脱贫攻坚和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情况
月季公园 名家雕像添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