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市场主体退市机 2442家“僵尸”企业被销户


今年我市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俗称“僵尸”企业)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记者前天获悉,秦淮区市场监管局已调查终结2442家“僵尸”企业,拟全部吊销营业执照。
这2442家“僵尸”企业主要包括三大类:非公司企业法人、个人独资企业、公司制企业。其中,非公司企业法人56家,个人独资企业79家,公司制企业2307家,经营范围涉及生活服务、生产制造、文化传播、建筑装修等各个方面,比如,南京市白下区服务总公司、南京敏洁洗涤用品厂、南京海高玻璃装饰实业有限公司幕墙门窗分公司等。
秦淮区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士介绍,经调查,这些企业均未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苏)”报送并公示年度报告,并擅自变更住所。该局今年5月4日就发布过《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提示公告》,但公告期届满,这些企业仍未履行法定义务。通俗地说,就是这些企业现在既找不到其经营场所,也联系不到当事人。
根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个人独资企业法》《公司法》等相关规定,企业法人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满6个月尚未开展经营活动,或者停止经营活动满1年的,视同歇业,不按照规定办理注销登记的,可吊销营业执照;个人独资企业、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的,也可吊销营业执照。
市工商局相关人士介绍,通过大数据系统进行分析统计,全市共有约1.8万户企业2014—2015连续两个年度未进行年报。经进一步与税务部门进行初步数据比对,全市约7500家企业被列入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拟清理吊销名单中。
根据原国家工商总局、省工商局的工作部署,从今年初开始,市工商局和各区市场监管局以及江北新区市场监管局,对拟清理吊销的“僵尸”企业逐户开展上门实地核查取证。目前,清理工作正在全面有序推进。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收集、固定证据,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处理,以达到“唤醒一批、规范一批、吊销一批”的清理目标。
“‘僵尸’企业的存在,虚增了市场主体基数,同时影响了政府资源的配置和流向,影响了政府的科学决策,也客观上会增加市场的经营风险。”市工商局相关人士表示,清理“僵尸”企业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举措之一,建立“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机制,可以维护良好市场秩序,让政策红利和资源流向实际运行良好的企业。(记者 邹伟 通讯员 侯小伟 江晓峻)

今日上午迎“五一”出行高峰 10时至12时为高峰时段
到2020年石家庄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测出最精确万有引力常数,华科大山洞里的研究登上《自然》杂志
威海市和宇部市签订深化友好城市交流意向书
粤扩大医保支付残疾人医疗康复范围:肢体残疾矫治纳入医保
建立市场主体退市机 2442家“僵尸”企业被销户
泸州供电公司2017年12月19日-30日计划检修停电范围
隆或镇125户将获自主拆旧宅基地复垦奖励 最高3万元
在优特钢棒线材领域 中天钢铁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基地
市委追授吴国良同志“昆明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镇江将试点上线“一站式健康信息服务平台” 市民赴宁就诊预约挂号更方便
鄱阳帮助万名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绵阳市全力推进人民调解参与信访问题化解工作
宜章县:王建球深入园区调研
58副佳作获奖――2018(戊戌)年春联征集评选活动揭晓
我市举行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
东丰县委书记郑一明深入企业调研
安宁开展庆祝重阳节主题活动 弘扬尊老敬老美德
中招2018年实行平行志愿
荆州市公安局2017年新招录民警培训班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