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歙县大力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民生工程,通过一个个“小厕所”改造工作的落实,帮助一户户老百姓改善“大民生”,促进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郑村镇潭渡村,原先村内柴火乱堆、垃圾遍地、旱厕破旧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平整洁净的水泥路面、简约素洁的公共厕所,人居环境的改善离不开乡村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过去村里没有污水排放系统,整个村子味道很难闻。现在建起了农村污水处理设备,生活污水接入地下管网,人居环境改善多了。”提起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村民黄利成告诉记者,过去村内旱厕较多,一到夏天臭气熏天,村民意见很大。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后,家家户户主动建起了三格式化粪池,改善人居环境。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该县把“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在绍濂乡绍濂村原本有一处旱厕集中区,涉及4户村民,共10多处旱厕,其中,村民胡树根家就有两处。了解了村里的改厕工作后,胡树根二话不说就主动拆除,“早就盼望着有这一天了,农村改厕是让老百姓得实惠的民生工程,现在不仅上厕所方便了,整个环境也比以前好多了。”
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该县结合新安江综合治理、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工作,大力推进以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为重要内容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目前,农村垃圾治理已通过省级验收,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0余处,污水管网达86公里,改厕工程完成1万余户。
“以前习惯了不觉得,现在用上了这样的厕所,真是觉得以前的厕所有点脏。”“没想到村里人也能用上城里的厕所。”如今,歙县很多村民家都用上了卫生厕所,干净整洁的磁砖地面、简单素雅的抽水马桶、一体式三格化粪池。通过在全县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大力倡导文明如厕新风尚,不仅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而且提升了当地的颜值,有力地推动了全域旅游的发展,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正徐徐展开。
今年,该县继续大力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全年计划完成常住农户厕所改造4500户以上,截至7月底,已完成农村厕所改造3565户,占年度总任务的79.2%。
湘西州安排部署2018年全州绩效考核暨重点民生实事工作
常年帮助脑瘫儿童 “暖妈妈”陪他们快乐成长
东方城社区联合霍里街道妇联举办“情系母爱”母亲节活动
白水湖街道开展全国第28次助残日座谈会
南安市行政执法局探索“律师驻队”调研工作
歙县“厕所革命”引领农村新风尚
乡村旅游注入红色基因 龙游庙下风景变“钱景”
咸宁代表队赴恩施"斗茶"茶届"精英"获冠军殊荣
盐田区明珠道改造工程有望年内动工建设 将实现客货分离
紧密谋划 快速落实——航天基地招商局召开“西商大会”执行方案讨论会
全市脱贫攻坚大排查展开
绿色发展谱新篇 争先进位大赶超
南宁一居民忘关燃气灶险酿祸 邻居及时报警避免意外
文化体制改革要改到工作 薄弱点增强百姓幸福感
孙弘率队督查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时强调 不落死角 不留盲区 全面排查 彻底整改
文化艺术品市场:如何拥抱大众消费时代
晋城:“扫黄打非”工作推进会召开
全国融媒体看河南,首站河南旅游第一站——中原福塔!
大数据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 岳阳市场农产品将可查询“前世今生”
我市研究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有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