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区治理 “成都品牌”社区规划师制度已在成都试点


发展正当时,治理无止境。要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成都要打造社区治理的“城市品牌”。去年,成都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市委社治委,系列治理行动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中。
社区一天天的变化,如何让市民切身感受到幸福感?在昨日召开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现场推进会上,记者注意到成都各区市县在社区治理的党建、融合等工作上,正在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成都市高新区近年来根据自身具备功能区、园区、街道、社区的实际情况,探索出“党建引领促发展、双区融合共治理”工作模式。据了解,该工作模式目前实行于天府新谷、天府软件园内,目前正推动园区企业与社区党组织党建服务双向领班制,实现园区、社区双融。
在龙泉驿区,移民群众是社区工作面临的重要对象,为此,该区针对移民群众,推行新型社区“两委”主导、“两地”互动的协同治理机制,大力实施网格化实名制、“问题库”责任制管理,健全落实帮助移民装修房屋、融入城市、就业增收、投资理财、解难济困“五帮”工作机制。
在打造社区治理“成都品牌”的过程中,成都正在治理凝聚合力,社区的参与者们也有了新方向。
记者获悉,社区规划师制度目前已在成华区两个街道进行试点。据悉,该制度在成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30条”提出,未来将推进社区微空间更新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在成华区,目前建立起自下而上项目征集机制和监督评价机制,面向居民征集项目116个,确定实施35个、已开工建设21个。此外,这里还科学规划并启动18项108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12处零星地块变身“小游园·微绿地”,增绿4万余平米。
在新都区,多个行业协会的建立整合了片区行业资源,将积极引导社会自组织参与公共决策。根据该区负责人介绍,在试点正因小区,这里建立餐饮协会、民俗协会、酒吧协会等3个协会,通过行业互建互助,承接公共管理与服务,推动公共服务供体多元化。“目前全区已探索成立新繁社区商家联盟、新民果品协会、军屯食品行业协会等相关协会。”
此外,武侯区还针对不同层次的社区人才拟定激励和培养计划,其中“诸葛精英”每年拿出30万元用于社区人才培养,同时积极推进社区伙伴培育计划。
成都商报记者 邹悦
原标题:打造社区治理 “成都品牌”社区规划师制度已在成都试点

王承志荣获2018年度徐州市“最美红十字人”称号
党的十九大精神市委宣讲团在西湖区宣讲
深圳到湛江3.5小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成都已初步建成“15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
遮浪街道开展消防执法联合行动
打造社区治理 “成都品牌”社区规划师制度已在成都试点
银杏南校学生作品获全市第二届中小学OM创艺美术大赛最高分
高新区:2018年 我们这么干!
情系桑梓不忘根 为敬老院捐赠善款
花山区文化馆与南京秦淮区文化馆结“文化良缘”
匕首架颈抢走恋爱男女财物
突遇河水上涨 5人被困河中 消防员游上“孤岛”成功救援
张敬华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 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
长青乡统计站加强电子试记账推广工作
我市8个单位和12名个人受表彰
常州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出台
司机边开车边玩直播 烟台一晚查扣5辆“黑出租”
青岛安全生产举报最高奖励上调至50万 6月起正式实施
市经信委开展廉政教育专题党课
泾阳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