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碧水凭鱼跃 ——洪江市托口库区养殖污染治理纪实


波光粼粼、水色清亮。仲夏六月,洪江市托口库区宛若明镜般倒映出绿树蓝天,形成‘一湖清水,三季花香,四季鸟鸣’的良好生态景观。
谁能想到,这里的水面曾被星罗棋布的网箱所覆盖,人工投饵放养、库区周边畜禽污水严重污染库区水质。如今托口库区的这一改变,正是缘于洪江市铁腕推进养殖污染专项治理。
2016 年以来,洪江市委、市政府全面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结合托口库区“清江湖湿地公园及良好生态湖泊建设”工作要求及饮用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要求,在洪江市沅水、舞水主干流水域开展“退养还湖”“退养还河”环保专项治理工作,重拳整治库区水质污染,使托口库区水域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强力推进,擦亮生态底色
洪江市,因水而美,因水而润。“清江湖”即托口电站库区,因水库干流清水江而得名。托口水库于 2014 年 2 月建成,以环湖公路为界,总面积为 3006.5 公顷,是湖南省最大的水电工程,有“西洞庭”之美誉。
然而建成之初,由于考虑到库区移民增加收益和缓解移民后扶压力,该市曾鼓励库区移民利用水库蓄水后发展网箱养殖。致富心切,库区移民“走水路、奔小康”积极发展网箱养殖、拦网养殖,在托口镇新田、新塘、罗岩、朗溪等沿湖边村,总网箱数发展到3203口,面积为624088平方米,拦网46处共211514平方米,主干流500米内规模畜禽养殖场共11户7795.4平方米,主要从事畜禽水产养殖业282户,从业人员达500余人。
一段时间以来,网箱养鱼成为托口库区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库区移民盲目跟风,致使库区水面网箱泛滥成灾,水面网箱星罗棋布,纵横交错严重影响清江湖航道及汛期托口大坝安全度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保护清江湖水质,从2016年开始,洪江市委市政府把做好托口库区环境保护工作作为确保水库安全、还民“一库清水”、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加以对待,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强力推进“退养还湖”工作。对托口库区、梅子湾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周边网箱及规模养殖场进行专项整治,要求各养殖户停止增加网箱和畜禽养殖场,助力“清江湖湿地公园及良好生态湖泊”建设。
围绕托口库区养殖污染治理工作,2017年,洪江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托口库区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会议并进行研究部署,下发了《洪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托口水库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告》。一场声势浩大的托口水库养殖污染治理——“退养还湖”行动在全市上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洪江市坚持“一盘棋”统筹安排,各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发力,由市畜牧水产局牵头,从环保、海事、林业、移民等部门和托口镇政府、沅河镇政府抽调16名工作经验丰富的精干人员,成立洪江市托口水库养殖污染治理办公室,从宣传发动、制定方案、摸排登记、签订协议、奖励退养、强制拆除等方面进行认真部署。
“水库取缔网箱养鱼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历史遗留问题根深蒂固,清理取缔工作绝不能简单化!”洪江市畜牧水产局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水库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治污办按照“统一组织、分步推进、乡镇为主、部门配合、整体退出、适当奖励”的原则,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整治标准和工作时限,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确保托口水库污染治理工作有序推进。
洪江市畜牧水产局负责人告诉笔者,在网箱清理开展前,一些网箱养鱼户不理解、不支持、不拥护,成为开展工作的最大阻力。为此,治污办工作人员发扬吃苦耐劳精神,节假日不休息,逐户走访,摸底登记,逐户核实,真实掌握养殖户的意愿诉求。并大力宣传“退养还湖”的重要意义、工作部署和目标要求,争取广大干部群众、养殖经营户的支持和理解,最大限度考虑群众的利益,从而赢得了广大养殖户积极配合。
为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业管理,洪江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洪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洪江市禽养殖“三区”划分的通告》,划定托口库区养殖生态红线,设立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即托口水库库区周围500米范围内禁止畜禽养殖,禁养区内不能建畜禽养殖场,不能饲养畜禽。为确保养殖经营户利益,出台《洪江市托口水库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奖补标准。对在规定期限内主动退出的,给予奖励。市财政拿出 2600 多万元资金,为网箱退养户兑付退养奖励资金,兑付规模养殖场关停退养资金282万元。
截至2017年10月,托口库区网箱和拦网(简称“两网”)已基本拆除,拆除验收高架网箱、简易网箱、漂浮网箱 3000 余口、面积达600000 多平方米,拆除关停畜禽规模养殖场11家。目前滞留的少数精养投饵网箱因饲养斑点叉尾鱼,养殖户主动申请要求延期退养,现正在积极销售进行退养工作。
人放天养,引导转型升级
托口库区是洪江市清江湖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申报地,库区养殖清理整治后,该市要求一切渔业生产的发展规划必须符合湿地公园项目申报要求,采取“保水养鱼”“以鱼治水”的水生态鱼养殖。
该市通过在水库中合理放养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来改善水质,促进水库生态平衡发展,保证水库水质处于ⅱ类状态。“之所以选择在水库里投放鲢鱼、鳙鱼,是因为水库的水质相对干净,而鲢鱼、鳙鱼是以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为食的鱼种,属于有机鱼,既能有效净化水质,还能通过捕捞活动增加收入。”洪江市畜牧水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加大生态渔业养殖后,托口库区天然生态鱼因外观光泽明亮、肉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等特点,购买者络绎不绝,实现了水库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同时,根据库区水资源的承载量限定投放鱼种量和捕捞量,采取捕大留小的方式 ,每年人工放流投放鱼种实行轮捕轮放。
清理网箱养殖和畜禽养殖,必然要打破许多群众手中的“饭碗”,经营者们今后该如何谋生?为此,洪江市在托口库区重点发展休闲旅游、精品农业及深加工,积极鼓励引导库区养殖户转产转业,通过完善产业扶持、技能培训等,全面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帮助养殖经营户想办法、找出路,让他们近期不减收,长远能增收。
新田村的杨国祥原来在托口库区有20多口网箱,每年养殖收入达10多万元。库区养殖污染治理一开始,他就爽快地签订了退养协议。他说:“不养鱼了我还能干别的事,但水库退养是一件对环境保护有利的事,一旦环境没了,再多的钱也换不回来。”现在,他利用以前掌握的编织手艺,重操旧业,带领村民动手制作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并推向市场,远销浙江、上海等地,产品供不应求,去年产值就达60多万元。
“原来水库养鱼一年盈利不少,现在转型种植杨梅,今年实现销售5万多斤。”在托口镇王家坳村,种植大户李万思兴奋地告诉记者。李万思曾是水库养殖经营户,如今他快速迈出转型步伐,在村里承包了200多亩山地建起杨梅园,从原来的养殖经营者摇身一变成为杨梅种植大户,且准备今后拓展生态旅游产业。
“现在镇里通过发展杨梅、生姜、黄桃、板栗等精品农业和加工业,把养殖业从水里挪到地上,尤其是利用托口杨梅节的平台,推动杨梅产业健康发展,通过建立镇电商服务中心,成功将托口杨梅推向全国市场。”据洪江市托口镇党委书记黄松柏介绍,目前托口镇杨梅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产量达1万吨,年产值 1.5 亿元,主栽品种有东魁、荸荠梅、炭梅、王子安海、玫瑰红等,其中东魁杨梅是当家品种,畅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杨梅成为托口农民脱贫奔小康的致富之果。
加强监管,建立长效机制
走近托口库区,在渡口、码头都能看到一块块“禁止非法捕捞”字样的警示牌,上面公布了水库管理责任人及举报电话。
目前,托口库区退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强化退养后水库监管,彻底消除反弹隐患,洪江市畜牧水产局与托口镇人民政府加强日常监管及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做到水质监管、水面巡查、防汛、抗旱四位一体,从而提高管理效应,建立了水库水质保护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水库退养工作落到实处。
为切实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洪江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加强渔政管理和渔业资源保护的相关规定,出台《洪江市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电鱼、毒鱼、炸鱼等非法捕捞行为及取缔非法捕捞工具的通告》,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在该市沅水、氵舞水、清江湖等水域范围内从事电鱼、炸鱼、毒鱼等非法捕捞行动。
同时,加强水库水源区保护,根据水库水质管理办法要求,对水库水质进行检测,掌握水库水质情况,防止私自投饵养殖,影响水库水质。
在开展退养工作的同时,洪江市委、市政府正在积极筹建清江湖湿地公园规划及建设工作,加大环境设施投入,清淤植苇、打捞水生植物、修建亭台楼阁、建设民宿休憩风光带、城市亮化等工程助推洪江市“清江湖”旅游业发展。
退养还湖,重现一湖清水。洪江市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己任,经过三年来的铁腕整治,矢志兑现还托口库区清澈的承诺,一幅“天蓝、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图景正徐徐展开,正在打造一个宜山宜水宜居,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舒冬霞)

常德12333人社咨询日活动关注全民参保
靖州法院帮老人要回20年前的借款
天津到雄安规划建新通道 荣乌高速功能将调整
三元区召开2018夏秋季征兵工作会议
“种”出的脱贫希望—湖北紫玉蓝莓科技有限公司扶贫纪实
一泓碧水凭鱼跃 ——洪江市托口库区养殖污染治理纪实
牢记殷殷嘱托奋力走在前列
3月份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八 宁波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2018年中考中心城区回城考生3月5日至9日进行报名
强化措施 狠抓落实 实现首季“开门红”
【实干在湖南】“真金白银”加速扶持创新
我眼中的“北清”学子
小车撞上护栏两人被困 怀化消防火速救援
三水首次为直招士官举行入伍欢送会
1-8月全镇累计引进工业投资项目20宗
屯 堡:食品监督抽检全覆盖
铜陵商标受理窗口启动运行
190元温州直飞三亚!机票价格集体“大跳水”
市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闭幕
高州水库,那些年的记忆和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