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改“改”出高质量发展

  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记者 易木生)每次走进东贝,“轰轰隆隆”的生产线,“叮叮当当”的组装间,热闹非凡。
  11日,当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却发现以前繁杂的人工操作工序,未见众人忙碌的身影,只有几人在巡视数控设备。“这条技改升级的变频压缩机生产线,8道原来由人工操作的工序现在全部实现了智能化和半自动化。”东贝装配车间技术组长宋红兵介绍说,投入5000万元技改的新生产线,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还提高了压缩机的产量,“以前的老生产线要35人,技改后的变频线减至26人,产量却翻了一倍。” 
  “技改是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黄石近年来深入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并制定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快速发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前两个月,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2.8%。其中,技改投资增长2129.7%,全省排名第一。 
  进入2018年,华中铜业产量持续走高,高端产品占比同比增长21%。
  变化得益于企业在印刷线路板的重要胚料高氧韧铜上的技术突破。过去,他们的低端产品占比较高,随着同类产品产能过剩,企业“吃一顿、饿一顿”的困境持续了两年。2016年,华中铜业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利用280万技改资金,一举攻克了在高温环境下难以精准控制充氧、确保带材表面零缺陷的行业难题,成为国内能够批量供应压延铜箔带坯的唯一供应商。一年不到的时间,就为公司增效3000万元以上。 
  近年来,我市先后实施了新兴管业球墨铸铁管及铸件生产线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山力科技高强钢连续退火加工成套装备等更新技改项目,为企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加快智能化改造,提高企业网络信息化水平。湖北特钢生产全过程实行动态化数字管理,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吨钢利润位居全国第一;新兴铸管自主研发物联网管理系统,跻身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在“中国制造2025”第一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中,湖北有9家企业入选,黄石就占了新冶钢、东贝、劲酒、华新等四席。 
  技改资金从哪来?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部署,通过建立技改企业和项目库,安排信贷风险补偿金2000万元,专项用于企业技改贷款风险补偿。同时各银行主动对接工业技改项目,目前全市12家银行累计为235家企业提供贷款145.18亿元。市担保集团对符合条件的技改企业和项目积极给予担保,积极帮助企业过桥,截至目前共为库内38家技改企业担保3.46亿元,为4家企业发放过桥小贷5270万元,为1家企业p2p融资300万元,缓解了企业技改的资金压力。
  此外,从2015年开始,市财政每年统筹整合“振兴黄石制造促进工业转型发展”资金1亿元,已累计拿出1.8亿元支持工业发展。每年安排科技研发专项经费2500万元,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创新创业与培育、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等。还统筹整合各类人才发展资金6200万元,支持“东楚英才计划”“新兴支柱产业人才扶持计划”实施和发放市人才公寓房租补贴以及高端人才引进,为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提供人才保障。
  技改带动了产业质效的明显提升。2017年,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利润、工业品产销率等重要指标跃居全省前列,大冶有色等8家企业入围全省百强,数量高居全省第二。今年,我市以“双千”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百企技改工程,力争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5%以上,助力我市工业企业提档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待“00后”书写青春精彩
强化督办 确保实效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
茂名是我的第二故乡
全市2018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中阳县水峪村启动 张广勇出席并宣布活动正式启动
安徽省制造业综合实力50强企业和50名优秀企业家出炉我市两家企业三名企业家上榜
技改“改”出高质量发展
程连元在禄劝县调研时提出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俯身贴地,服务地方经济 衢职院社会培训多班齐开
蓬溪县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光明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入各社区股份公司开展扫黑除恶专项宣传工作
产业强 生态美 果农富
我市今年第一期扶贫干部培训班开班
交警走进快递公司办讲座
渝北空港经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参观犯罪警示教育基地
酒店偷螃蟹藏裤中 自称要偷回饲养
椒江:区档案局、区民政局多举措实现婚档数据共享
塘厦交警大队夜查酒驾 查处2宗酒驾
天津:着力解决百姓最急最忧最怨 提升幸福指数
蚌埠第一实验学校获“全国啦啦操二星俱乐部”授牌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夜市小餐饮店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