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区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示范区建设


今年3月以来,襄州区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着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示范区建设,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改变过去环保部门一家单打独斗的局面,逐渐形成“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环保工作新机制,营造了大环保的工作格局。
襄州区重点围绕扬尘、燃煤油烟、交通、工业废气治理四大领域,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监管工作关口前移,做到各类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及时化解大气污染纠纷,查处各类涉气违法行为,改善区域空气质量。
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
按照“条块结合、块为主体、重心下沉、属地管理”的要求,襄州区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以辖区内国控监测点位和空气微观站为划分依据,完成了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划分工作,建立了1个二级网格和25个三级网格,明确了每个网格的“一长双员”,责任到人。
目前,襄州区35名专职网格监督员已经派驻各网格开展工作,按照示范区内燃煤、油烟、露天烧烤、露天喷涂“四个清零”的要求,昼夜巡查,奋战在一线,有效提高了大气污染问题的处置效率。
科学分析污染成因
为了打好蓝天保卫战,襄州区科学分析污染成因。
全面排查。组织工作专班,对主城区污染源基本信息、大气环境敏感点分布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编制了详细的监管台账,共在示范区内排查油烟面源12家、建设工地5家、涉气企业1家、垃圾中转站1处,为科学分析污染成因、精准施策提供了依据。
安装微站。在主城区主要路段和重点区域安装空气微观站25个,实时掌握全区污染源动态,做到科学预测、准确溯源、精准治霾。
科学判断。邀请省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对全区大气污染成因进行研究分析,判断出机动车尾气、燃煤和餐饮油烟面源是造成襄州区pm2.5指数居高不下的三大主要内源之一。
发挥部门联动执法效应
2018年3月,襄州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打响了“禁煤”第一枪,成立了分管领导挂帅,城管、环保、工商、商务、食药监等部门及城区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各单位执法尖兵50余人成立联合执法队,分三组包保燃煤经营活动集中的民发、长安市场、肖湾三大片区,逐街逐巷、挨家挨户开展整治。“禁煤”行动历时10天,集中整治用煤商户586户,强制淘汰经营性煤炉1069个,取缔主城区的15户散煤经营户,并逐户签订了“不再使用散煤”的承诺书。
引导居民改变传统观念
襄州区结合“禁煤”等重点工作,坚持做好前期宣传工作:
全面摸排主城区燃煤污染源分布情况,建立台账,绘制分布图,为宣传动员和专项整治提供基础资料。
执法专班人员多次深入街头巷尾和居民家中,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口号和标语、发放《致广大商户朋友的一封信》等形式,合理引导居民及商户禁用散煤,倡导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
专班人员和网格员佩戴工作牌和红袖标进行巡查执法,执法车上张贴了“禁煤巡查”标语,增设了小喇叭,持续不断地在主要路段和重点区域进行宣传。经过前期铺天盖地的宣传,很多居民、商户主动配合整改,取得了良好效果。

“春雷行动”严打货车超载、超限、醉驾行为
上海市环境学校与上海静安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广 州 市 旅 游 局 大 事 记
小伙救人不留名家属多方寻恩人
市政协委员为“加强内河渔政管理”献计献策
襄州区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示范区建设
中心召开2018年度驻村联建工作座谈会
我市7600余人参加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
人民日报新论:为“中国饭碗”筑牢底座
我市成立首家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
“宣城好人”榜(2018年4月份)
创业让青春成长 青年创业路上品百味
龙岩市公安系统创新开展“下所当兵”活动小记
南宁交通执法人员雨夜出动 一夜查扣三辆克隆的士
含山县图书馆举办学习《公共图书馆法》图文展
80、90后成国庆出游主力军 随停随玩的自驾游受青睐
《吉林市环境空气污染防治办法》修订工作正式启动
道县:寒露节气到 秋凉农事忙
内地教育企业赴港上市升温 中国春来“首秀”遇冷
景区村庄如何避免千篇一律?嘉兴这个会上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