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闻网讯 眼下正是葡萄管护的关键时节,在新建区金桥乡小桥村葡萄基地里,葡萄架成排、铁丝网成行,绿油油的葡萄枝叶连成片,景象令人陶醉。在连接成片的葡萄架中,记者找到了正在忙碌的闵凤根。
闵凤根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小桥村率先种植葡萄的人。20年前,闵凤根从浙江引进藤乒乓葡萄,在自家的几亩田试种,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起初几年因为不懂技术,每次葡萄都在快要成熟时发生大面积落果,没有种植成功。”闵凤根告诉记者,为了种好葡萄,他跑遍全国各大葡萄种植区,拜师学艺。在选择品种方面,他注重选择能够适应南方天气、口感好、糖度高的优质品种,并将原来的低矮“v”型葡萄架改为现在1.5米的“t”型架,种植的葡萄不仅个大饱满,而且产量也高。就这样,闵凤根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能手。
经验丰富了,效益也跟上去了。2012年,闵凤根种植的葡萄有200亩挂果丰收,当年收获葡萄果品30多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净利润100多万元。2014年,闵凤根又在自己的基地里开创了立体种养新模式,使亩产效益达到万元以上。
看着闵凤根的成功,村里其他农户纷纷上门学习经验,并跟着闵凤根一起种葡萄,吴有光便是其中之一。吴有光告诉记者,种植葡萄前,自家有七八亩水田,每年种植水稻亩收入1000多元。一年下来,也仅够满足温饱。“种植葡萄每亩需投入一万多元,很多村民刚开始都有疑虑,投入这么大,万一亏了怎么办?”为了鼓励吴有光,闵凤根告诉他,可以先拿出5亩地尝试种植,并且种苗和技术由自己全包了。
有了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第一年,吴有光的5亩葡萄园收入就达8万多元。尝到甜头的吴有光第二年便通过土地流转,在小桥村包下了40多亩地,开始大面积种植葡萄。“2012年只有5户跟着我干,到了2013、2014年,全村的葡萄基地每年都以300亩的速度扩大。”闵凤根告诉记者,现在小桥村葡萄基地已发展到了1000余亩,整个金桥乡发展到了2000多亩,包括周边乡镇达3000多亩。
“一人富不算富,只有大家共同富起来,才能带动全村经济的增长。”闵凤根告诉记者,为了让村民们更好地种植葡萄,他联合几个种植大户,找到乡政府,由政府牵头成立了新建区众森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无偿为村民提供葡萄种植技术和管理支持,并聘请外地专家为种植户提供相应指导。“现在,小桥村葡萄基地的规模越来越大,下一步,我们还想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延伸葡萄产业链,拓宽致富渠道,带领更多村民共同实现‘小康梦’。”闵凤根告诉记者。(南昌日报记者 钟宏瑜)
有电商生鲜配送原是菜场现买
2018年全国基层书法骨干培训班暨辽宁省第三十四届临帖班在我市开班
肖拥军巫水巡河交办“九大问题” 要求开展“五大整治行动”
清华大学—遂宁市人才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上海崇明、奉贤分局召开烟花爆竹安全管控工作部署会
葡萄架下闯出村民致富路
莲花镇率先开展“三美”创建!打造全国美丽乡村
异地务工讨薪难 法律援助解民忧
开启新征程谱写新史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焦作3人黄河边钓鱼 河水突然暴涨顿时傻了眼
省检验检疫武宿办事处推行自贸区10项制度
灵寿县组织收听收看全市消防工作电视电话会
卢朋在朔调研洽谈项目合作事宜
我市地方金融机构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仪陇县公安局查处一起阻碍执行职务案
合规为基 转型赋能 全面提升经营管理质效
市旅发委积极做好“五一”节日期间旅游安全工作
佛山市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淀粉工业和陶瓷制品制造工业国家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专题培训班顺利召开
太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迎接国家督导评估专题部署会
大田县领导走访慰问百岁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