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三项举措助力农村教育振兴

  2018年,灵武市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推进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一是加大建设投入力度,推进办学条件同等化。持续实施校园标准化建设等教育重点工程,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新建九小、十小,扩建三小、七小,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农村户籍学生中考鼓励政策,为农村中小学生配送“温馨”营养午餐。扩大高考入学贫困学生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实现一二三本及预科学生全覆盖。
  二是优化农村教师队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全面启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过提高补贴、改善住房、发放津贴等措施,着力打造素质优、数量足、结构合理的乡村教师队伍。加大乡村教师的培养力度,建设灵武市教师发展中心,继续培养和发挥“灵州名师”和“乡村名师工作室”的带动作用,鼓励乡村教师在职学习深造。拓宽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加强中小学编制动态管理,重点向偏远教学点倾斜,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课程。落实国家和地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免费师范生招录计划及事业单位公开遴选工作人员计划,保证每所乡村学校及教学点至少各有1名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专任教师。改革人事管理体制,形成教师支教轮岗交流动态管理体制。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稳定乡村教师队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教师补贴人均每月由120元提高到300元,将符合条件的乡村贫困教师住房纳入本市住房保障范围统筹解决。加强乡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依照国家规定确保每年按10%的比例评选认定乡村骨干教师,对骨干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按照国家级、自治区级、地市级、县市级1000元、800元、500元、300元的标准发放津贴。完善乡村教师职称(职务)评聘办法,实现市域内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
  三是开展服务帮扶活动,推进助学扶贫精准化。成立教师公益辅导团,服务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和课外拓展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在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深入开展贫困家庭精准识别活动,以帮扶学困家庭为重点,实施教育“大扶贫”工程,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全程免学费体系政策,构建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精准资助体系。落实学前教育在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适龄儿童(含农村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经济困难残疾儿童)“一免一补”政策,对学前两年在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年资助1000元保教费,免除移民居住区幼儿保教费。将营养改善计划扩大到实施范围内农村幼儿园。落实好移民贫困学生奖励政策,对灵武市移民贫困地区学生当年考入一本、二本、三本的,分别每人每年予以5000元、4000元、3000元奖励,考入专科、中等职业学校的每人每年予以3000元奖励,考入普通高中的每人每年予以2000元奖励。积极落实助学贷款政策,对当年被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对贫困家庭子女考上二本以上的学生积极申请燕宝基金给予资助。对在区内就读职业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开辟绿色通道,优先落实奖学金等助学政策。

张广宁到端州调研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我市召开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座谈会
吕苗苗: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我市铁路民航迎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
以“六个重”做好乡镇(街道)统战工作
灵武市三项举措助力农村教育振兴
展现自我,争当小主人 ——记剑南路小学二年级二班“争当班级小主人” 班干部竞选活动
长城炭素技改升级
主流日照|小海豹“早”知道(2018.7.12)
亚太金融小镇:助力三亚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建设
生态文旅区区中心城建项目、重大项目实现双过半
茅箭源头治理黑臭水
瞄准新目标 激发新动力 彰显新作为连云区打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
重庆市2018年本科提前批录取工作结束 82所高校录取新生5022人
万宝能源:新年新气象 设备升级生产忙
清镇市流长乡产业结构调整 美了乡村富了农民
丰润区开展清理机关事业单位浮土工作
以大融资大投入推动大建设大发展全力建设成为跨省区产业合作示范区——访封开县委书记、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党工委书记黄学武
注意啦!今天起 亳州中小学生可以网上报名!
2018年春节黄金周假期旅游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