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烟台】赶集,随时感受记忆中的乡土人情

    
 香味诱人。  手机支付很普遍。
 满载而归。
烟台新闻网6月24日讯(ymg记者 金海善 摄影报道)胶东的乡村大集可以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所需物品大集上应有尽有。穿行在大集的人流中,到处是一幕幕有滋有味的生活场景,买与卖中透着老百姓的生活百态。
    赶集是一种民间风俗,在我国的北方叫“赶集”,南方则叫“赶场”、“赶街”、“赶墟(赶圩)”、“赶闹子”等。赶集是劳动人民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民俗专家介绍,集市起源于史前时期人们的聚集交易,并常附带民间娱乐活动。
    烟台各县市区乡镇普遍有大集,像莱山初家大集、福山大集、芝罘区的黄务大集和开发区舒家大集等在当地都颇有影响,而莱州的沙河大集可谓历史悠久,沙河大集坐落在多条大街上,据《莱州府志》 记载:“沙河集形成于明朝”,到清乾隆年间沙河大集已具有相当规模。每逢农历三、八是沙河集日,外地商客从四面八方赶来,促进了沙河商贸餐饮业的发展。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沿着不同区域特色商品摊位一路穿行,特别是到了年底节前大集尤其热闹,会让人感受到600年沙河大集的历史厚重感。
    离市区较近的莱山初家大集、福山大集和芝罘区的黄务大集也是市民喜欢闲逛的地方。黄务大集源于清朝末年,期间经历过多次搬迁,如今已有近百年历史。随着“专业”商贩的不断增加,如今的黄务大集,是南部城区百姓日常消费购物的主要场所。
    发达的信息交流、便利的物流运输,使得城乡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原先在超市里才能见到的商品,大集上一样不少,水果中来自南方的荔枝、芒果、火龙果等已很常见;海鲜里海虹、扇贝、各种鱼虾;服装、鞋帽、儿童玩具等等想买啥就买啥。
    赶一趟农村大集,买些时令瓜果蔬菜,看看土制小孩杂耍,摸摸有些遥远的农耕工具,听听乡亲相遇时的亲热招呼,那商贩带着乡音却不乏幽默的粗嗓门叫卖声,冒着烟有些呛嗓子又有着诱人香味的烧烤,乡村大集上随时都可以感受记忆中的乡土人情。
特色小吃。
老手艺。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上半年移送公安立案侦查95起
四天砍出七板斧生态环境部对违法行为出手更狠
乡村潜力无限 振兴大有可为 “第一书记”眼中的乡村振兴路系列报道之三
衡水市在浙江大学举办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影像烟台】赶集,随时感受记忆中的乡土人情
罗思维出席全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成立大会
松北区领导杨慧、孙钊带队检查松浦街道办事处河长制工作推进落实情况
南城:念好“三字经”落实党员活动“不打折”
我区将出台民生工作流程
荷城工商所优质服务创建巾帼文明岗
杨崇明督查学校安全工作
中牟县县长楚惠东主持召开县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
2017武汉全民阅读测评报告:武汉人平均一年读8本书
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平台上线
高公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力推进省级卫生街道创建工作
巧手绘扇迎夏至
群众冷暖记心间安次区四套班子机关干部扶危困送温暖献爱心
五都警民联动巡逻保平安
桃源剪市中学小学部: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