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类专业组获奖作品《非洲狮捕斑马》吸引参观者。
福州新闻网5月27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郑帅 文/摄) 东北虎、非洲狮、黑熊、鳄鱼、眼镜蛇、孔雀……昨日下午,正在福建博物院展出的第四届中国动物标本大赛的257件标本作品集中对外开放亮相,让普通市民进入复活的“动物世界”。
据悉,本届大赛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动物标本大赛前三届均在北京举办,由于福建是全国重要的标本生产基地,今年首次移师京外地区。大赛汇集了全国标本制作企业、博物馆、大专院校、研究所等60多家单位参加,标本涵盖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动物类群的皮张和骨骼标本,是历届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持续至6月5日,之后还将在北京展出。
来自福州达森工艺有限公司的参赛选手郑由增,此次有豆雁、棕背伯劳、豹在鸟类和兽类两个专业组多个作品获奖。由于从小与从事标本工作的父亲学习,大学里又学习雕塑专业,毕业后子承父业。郑由增表示,从事标本制作是一项比较冷门的工作,但能为科研教育提供帮助,感到一份自豪。
福建动物标本制作技术源于1896年,距今已有120多年,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以福州唐家为代表的动物标本制作技术流派,在行业内享有“南唐北刘”的美誉,郑由增的父亲正是师从南派师傅的技法。如今北派从事标本制作的人渐渐减少,逐渐向西方的标本制作方向学习。重点是在打造动物眼神、动作等细节方面入手,让动物“重生”。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标本行业专业委员会主任章照武介绍,这次比赛,福建本土参赛的单位、企业及个人在制作中水平较高,获得的奖项也多,很多选手也显示出年轻化和工匠精神。本届比赛还进行了创新,邀请国内外著名标本制作专家共同担任评委,标本评审依据国际标准。引进标本的相关产品,如动物的假体、义眼、口腔等,在细节上进行提升。
此外,本次大赛还安排国内外专家在赛事期间开展标本制作讲座,并举办了国际标本商品的展示展销。
我市发布2017年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未央区召开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西安市长安区副区长吴小灵带队一行到市行政服务大厅参观考察
新会区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拼字当头 奋力冲刺
邵阳市城区万余盆秋菊惊艳怒放
第四届中国动物标本大赛首次来榕举办
6月底前郑州将建成 全市联网审计监督体系
泉州市政府召开第二十八次常务会议
【理上网来】加快核心技术创新 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青马故事】80后安保负责人:我为青马保驾护航
垃圾分类、居家养老、老旧小区改造、食品安全……嘉兴2018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出炉!
八一慰问送温暖 军民鱼水情意浓——新城区政府领导八一前夕走访慰问驻区部队和优抚对象
市扶贫领域首轮专项巡察第一组到大英县开展专项巡察工作
聚焦城市台创新融合
法官收到不明包裹后很警觉 当众打开一看是面锦旗
苏宿工业园区运用系统化思维推进信访工作
中国北斗具备在全国范围内 提供高精度定位基本服务能力
确认过眼神 民警又遇见了“对的人”
赵世勇率队调研大英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开展情况
茅箭区大坪学校开展庆“六一”儿童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