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把最好的作品送去参展!”


  实习生 邱艺媛 记者 孔臻
50岁的陈道俊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从事泥塑创作几十年,第一次参加在本土举行的文博会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已经时隔一年,陈道俊仍然充满了感激之情:“上届展会我接到了6件人物雕像的订单,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展会给我们民间艺人提供了一个广阔平台,让道俊泥塑得以走出上饶县,扩大了知名度。希望它能成为上饶县的一个文化符号。”
1992年,初中毕业的陈道俊在福州工艺美术厂学习雕塑。凭借从小对绘画的热爱和天赋,这个来自上饶县田墩镇的少年如鱼得水,仅仅两年时间就学成出师,在福州创立了自己的雕塑工作室,创作的多幅作品在业界获得良好口碑,自己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经济效益。199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泥塑结下了不解之缘。“泥塑作品的关键是原材料的来源。一个来自陕西的民间老艺人向我传授了泥塑原材料的配方。现在,利用家乡的任何泥土我都可以进行创作,作品的保存期是无限的。”
生动俏皮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的伟人半身像,走进陈道俊工作室仿佛置身于泥塑艺术的世界。一旁还摆放着数个尚未加工完的人像泥塑半成品。“这是客人私人订制的,大多是给家里老人塑的。”陈道俊说。
从事泥塑创作数十年,陈道俊的作品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作品多以案头精品摆件和人物肖像为主,质朴、传神。在他看来,泥塑和中国画一样,有的地方可似工笔细腻,有的可似泼墨大刀阔斧,这样就有艺术的层次感。颜色和手法都有对比,这样的泥塑方可形成自己一定的面貌和风格。
自2008年回饶创立自己的工作室以来,秉持对艺术的无限追求,他的创作水平一浪高过一浪。2015年,他创作的泥塑作品《可爱的中国》被市群艺馆收藏;2016年,他创作的作品《花样年华》被省工艺美术馆收藏。
“我要把最好的作品送去参展!”陈道俊说。工作室内,一件名为《扶贫路上》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逶迤险峻的悬崖峭壁上,几个身负重担的人正在向上攀爬,底下的人也在排着队等待上山。这是根据央视采访扶贫干部前往四川大凉山州悬崖村开展扶贫工作的新闻画面构思出的作品,也是他今年准备的参赛作品。除此之外,他的反映人间悲苦、体现时代沧桑的泥塑作品《岁月》也将亮相第二届文博会。

河长制工作培训会召开
围场打造“赏花经济”助力省旅发大会
垫江白家镇: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 助力脱贫攻坚
点开支付宝可预约接种宫颈癌疫苗 扬州超5万人登记
宿迁市残联工作会议提出———残疾人在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我要把最好的作品送去参展!”
10件优秀作品进入“绿园杯”全市中学生“我作文 我朗读”大赛决赛
运营中存在不文明行为 丹阳四辆出租车被通报
朋友圈“爆料”一“二进宫”小偷被行政拘留十五日
惊艳!20名“烹饪工匠”现场赛技法、拼创意
书香社区 朗读者在行动
石家庄市“福彩助学”报名申请截至7月25日
市总工会在舞阳举行报告会 读国学经典 创书香家庭
首届“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举行
一个夏天要补上千个坑洞 公路养护工:与170℃沥青相伴一夏
亲历美国大学毕业典礼
蒙古国人眼里的西柳服饰——西柳服饰蒙古行﹙三﹚
文明出行倡议书
一小时超万人进站 地铁站增安检机应对返程大客流
“四个平台”开辟嘉善基层治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