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两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杨小班鼓吹乐棚”与“蒙古族四胡音乐”填补了我市在此领域的空白
(大庆晚报记者 陈晓华)近日,文化部对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大庆杨成伟、包杰两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行公示,我市非遗项目“杨小班鼓吹乐棚”代表性传承人杨成伟、“蒙古族四胡音乐”代表性传承人包杰入选,正式成为了“国字号”传承人,填补了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领域的空白。
“杨小班鼓吹乐棚”在肇州县家喻户晓
据了解,“鼓吹乐棚”距今有几百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原生态民间器乐存在形式之一。
“杨小班鼓吹乐棚”的创始人名叫杨殿甲。1904年,他在吉林省扶余县组建了“杨小班鼓吹乐棚”,后搬迁到肇州县。随着一代代的传承,“杨小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杨成伟是“杨小班鼓吹乐棚”第三代传承人。
在家族的影响和熏陶下,他7岁从艺,14岁学习工尺谱,精通“杨小班鼓吹乐棚”所有乐器,尤其擅长唢呐、笙、卡,目前是“杨小班鼓吹乐棚”中唯一会读工尺谱的传人。我市专门成立了“杨小班鼓吹乐棚音乐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制定了《杨小班鼓吹乐棚保护实施方案》。另外,“杨小班鼓吹乐棚”也是我市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小班鼓吹乐棚”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同年,杨成伟也被列入黑龙江省第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2013年3月,“杨小班鼓吹乐棚”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向幸福出发》节目。2017年,鼓乐班又登上了央视四套国际频道《城市1对1》节目,向全国乃至全球观众展示了这项传统音乐的魅力。
江湾乡滋养了“蒙古族四胡音乐”
包杰是我市“蒙古族四胡音乐”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家乡位于杜尔伯特县江湾乡。包杰出生于蒙古族四胡世家,自幼学习四胡音乐,演奏曲目主要是乌力格尔和蒙古族民歌,传统演奏技艺与现代技巧相融合,形成了包杰独特的风格。
“包杰文化大院”、“蒙古族四胡音乐”技艺班等,都在传承、传播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蒙古族四胡音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包杰被列入我省第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包杰的家乡也因在传承“蒙古族四胡音乐”工作中业绩突出,被省文化厅列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新城区开展垃圾分类科普宣传活动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补充济南市加快物流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岳阳“庆祝改革开放40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走上断桥庆七一
华北东北今日雨势猛烈 四川今夜起再迎降雨
大庆杨成伟、包杰两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抚顺幼教集团开展“学雷锋,爱家乡”为主题的学雷锋月系列活动
我市55所学校试点教育大数据应用
男子醉酒在宾馆内将一名女子打伤被抓
市林业局组织集中收看“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实况
当好环保“排头兵”
胡春华又兼新职务!这已经是他第3次接棒汪洋
市国地税联合举行“双随机一公开”宣讲
源城区“三措施”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高龄球友大聚会 健身又开心
顺德开展区党代表提案二次聚焦活动
汤原县领导检查扶贫助农产品展销情况
鱼台县人社局开展义务植树 建设美好家园
中高考在即 市食药监局提示考生切忌暴饮暴食
沈强赴毛集实验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