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网媒嘉兴行】十年跨越,创新育才的同济浙院


近年来,同济浙院坚持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校上下励精图治,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产教融合发展水平,发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8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300强”报告显示,同济浙院综合办学实力居全国独立学院排名第11位,浙江省排名仅次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位列第二。
同济浙院为嘉兴市政府引入大院名校一同济大学,于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是一所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其设立为校地合作的一个战略典型。短短十年的发展时间,该校如何取得如此靓丽的数据排名?记者随长三角网络媒体联合采访队伍来到同济浙院,实地考察了这座致力于培养“产学研共同体”的应用型人才校园。
以赛促学的应用型教育
“我们的学生刚参加完浙江省机械设计大赛,浙江省机器人大赛,现在正在备战5月底的‘上图杯’先进成图技术大赛,6月初的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和8月底的全国起重机创意大赛。”来到机械与汽车工程系的技能竞赛备赛中心,指导老师之一的沈家老师向记者介绍了学生们在为何而忙。
作为定位很清晰的应用科技型高校,培养的目标肯定是“应用型”人才。据介绍,该校机械与汽车工程系自成立以来,即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各大市级、省级乃至全国级别的学科竞赛中去;同时也在系内启动了工程文化节,让更多的人参与大赛。例如一年一度的“异想天开”创意大赛,最近一次以“海岛游击战”为主题,吸引了11个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
国家奖学金得主、15机械专业的赵官峰同学就深有感悟地表示:“大学的学习不仅在课内,课外也很重要。机械专业有非常多的校内外竞赛,参加这些竞赛很考验选手的专业水平、设计思维、物制作能力等。以赛促学,我觉得对于个人的成长帮助非常大。”参与这些大赛,在丰富学生大学生活之余,更为他们未来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强化实践锻炼,综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最直接的就是学生的就业情况,该系各大专业近年来都取得了喜人的局面,特别是机械与汽车工程专业,一度曾达到100%的就业率。
拓展合作,携手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长力
目前,同济浙院与12个国家17所高校开展有国际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同济浙院主动拓展合作领域,力争合作效应最大化,递加与学校携手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长力。这其中,有两个很好的典型。一是学校与德国伊尔梅瑙理工大学合作的双向的双学士学位项目,首批来校修读学位的德国交流生已取得学位,这在浙江省的独立学院中是独树一帜的。二是国际产学研项目——奥克兰·同济康复医疗设备研究中心,成立仅两年,已研发出三件智能康复设备,研发的项目入选了嘉兴·精英引领计划——a类项目,8项发明专利,10项使用新型专利也已在报批过程中。而且,该工作的推进得到了嘉兴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一事一议”程序的重点支持,也引来了8位博士、博士后及嘉兴第二医院等三家企事业单位的加盟。项目现正在走产业化流程,这将直接造福于老龄化程度居全省第二的嘉兴市甚至是整个社会.
奥克兰大学康复医疗设备科研团队与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于2015年12月签约成立,旨在通过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的工科背景,带动奥克兰大学康复医疗设备科研团队从实验室成果走向产业化。同时,搭建起一个科研平台,带动全校师生的科研能力,共建学校更好的科研氛围。简言之就是,在康复机器人研发领域带出一个团队、打造一个专业、形成一个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人才。
现阶段,“上肢协调康复训练系统”和“腕关节智能康复仪”两台样机已在嘉兴二院试用九个月,试用病人过千,医生病人反应都很好,这个科研项目也因此得到了各方的关注,并已向产业化道路迈进。将实验室成果做成产品投入市场,这在浙江省内也是为数不多的。
传承文化,创造文化
在诸多实验基地、工作室和研究中心当中,最能吸引女记者的,莫过于珠宝系的琥珀雕刻工作室了。玲珑剔透的琥珀珠宝,栩栩如生的雕刻作品,让正在其中教授技艺的一位老师瞬间被“围观”起来。他就是上海工艺美术大师、海派玉雕(琥珀雕刻)非遗传承人郑升帅。
为了进一步将行业大师资源融入校内专业教学之中,同时推进产学研结合,2017年,在同济浙院内成立了郑升帅大师琥珀雕刻工作室,一方面引入郑升帅及其团队参与珠宝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创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专业师资;另一方面,通过大师工作室的艺术创作和琥珀新产品研发,在校内乃至嘉兴地区宣传推广琥珀雕刻艺术及文化。
秉持“五共”合作理念 做实高校“五大”基本职能
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转型,实践应用科技型大学的发展道路,是同济浙院一直坚守的办学定位。近年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秉持着与地方“共生、共建、共研、共享、共荣”的“五共”合作理念,在行动中,全面做实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这五大基本职能。
同济浙院为推进联合创新,学校与合作单位联合成立了9个研究机构。校地合作成果亦是喜人,1年间,3个项目获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三年间,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立项15项,为地方单位出谋划策,提供咨询达50余次。此外,还与业界精英联合设立了35门课程,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近9000人次学生受益其中。如今,校地间已初步形成你来我往的“双向人才培养模式”,联创共享的成果转化模式。
“高校理应成为区域科技进步的主力军,应用型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基地,知识创新的主体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站在新时代的节点上,同济浙院校长陈小龙表示,作为红船旁的高校,同济浙院将以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为引领,秉持“五共”合作理念,进一步做实高校“五大”基本职能,绽放校地战略合作最绚烂的姿态,以期取得更多成果。

公安县组织11个督办组督办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博山陶琉”成为靓丽风景线
强化责任落实推进重点任务
法院强制“老赖”腾房
辽高法公告敦促起作用 失信被执行人主动还款
【长三角网媒嘉兴行】十年跨越,创新育才的同济浙院
大庆奋力开拓“四条路”加快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
​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
纪念柯联魁烈士牺牲80周年闽南师大学生再演《芗潮》
十堰首家海洋生物馆10日开馆 门票为68元/人
云梦沙河乡村级理事会把关 财务年终清理
2017年全市非税收入完成近35亿元
石家庄市税务局征管系统顺利完成升级
余功斌会见沈阳农商行客人
市公安消防局开展“打通生命通道”专项督导检查
全面规范道路通行秩序改善交通环境南昌将有"大"动作
四平市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工作
芜湖男子深夜醉驾撞护栏逃逸 被拘15日还有刑事处罚
健康中国我先行 美丽绽放新时代——记嘉兴技师学院南北湖健身徒步活动
家电维修如何避免被“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