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站建站30周年 今年上海铁路旅客发送量达“亿级”


12月28日,上海火车站迎来30岁“生日”。1987年12月28日,全国第一座现代化火车站在当时的上海闸北区苏州河北岸建成。2万平方米的主楼采用“高架候车、南北开口”格局,站内18部电梯供旅客进出,16间候车室空调覆盖,共设售票房5个,线路15条,长500米的站台7座,东西两侧各设一条9米宽的旅客地道,形成客流高进低出、无迂回交叉布局。之后,这一模式被各地效仿。
为了与过去的“老北站”有所区别,市民称上海火车站为“新客站”。
30年铁路发送旅客量翻5倍
新客站的建设与发展,与上海城市经济密不可分。作为中国铁路商业运营的起源地,早在1876年,英国人就在上海兴建了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吴淞铁路。20世纪初,沪宁、沪杭铁路相继通车,奠定了上海在华东铁路的龙头地位。1916年12月,沪宁铁路上海站建成通车,后更名为上海北站,统管沪宁、沪杭铁路。1950年,上海北站再次更名为上海站,核定为特等车站。
一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贸务工人员交往活跃,带动铁路客运量急速上升。经过历次扩建的上海站最大候车室仍不足400平方米,每天却有5万旅客乘车,最高峰时平均每平方米内需站立2.5名旅客。建造一座新火车站被提上日程,并于1984年正式动工。1987年12月28日,全新的上海火车站落成,迅速成为市民出行与上海对外交通的最有利支撑。当年,上海站发送旅客1859万人次,次年即历史性地突破2000万人次;1993年3月23日,上海站发送旅客9.1万人次,超历史同期纪录;1995年1月28日,上海站发送旅客超过10万人次,创下单日旅客发送历史之最……
进入二十一世纪,上海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渐入佳境,对外交流加深。2002年,上海站全年发送旅客定格为3118万人次,从2000万到3000万人次,跨越15年,然而仅3年后,上海站全年发送旅客便踏上4000万人次的新台阶。
2006年、2010年,上海南站和上海虹桥站相继建成通车。到今年,上海铁路旅客发送量站上“亿人次”大关。30年间,上海铁路发送旅客翻了5倍多,占上海客运总量的比例从1987年的35%,增长到50%以上。2007年,第一列“和谐号”从上海发车,当年铁路上海站年旅客发送量即达4600万人次。随后,每年以500万左右人次的速度增长。铁路上海站站长白正国说,上海地处东部沿海,原本是铁路网线一个尽头站。随着“十二五”时期中国高铁版图扩张,“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骨干网中有6条与上海相关,上海铁路发展也由此驶上快车道,完成从尽头站到枢纽站的华丽转身。
如今,每天有超过900趟高铁列车在上海铁路线上穿梭,超过60万名旅客从全国各地往来于上海。
购票方式有了颠覆性变革
如今走进上海站的南进厅,已没有当年初见4座自动扶梯如彩虹飞架的惊艳,现代化也不如高铁车站。眼前的格局,与1987年刚建成时没什么两样。虽然总体架构没变,但新客站从外立面到候车室,上到顶棚,下到站台,基本都进行过改造。2000年、2010年,上海站南北站房先后进行改造,由原先的大理石结构更换成大气透光的玻璃幕墙,站台蓝色顶棚更换为总宽达135.15米、最高达18米的白色钢结构无柱雨棚。其后,上海站又耗时3年,将候车室、站台共880盏照明灯具更换为能耗更低、亮度更佳的金卤灯,让车站更敞亮。2015年,上海站根据旅客需求,在候车室内加装免费手机充电站和便民餐桌,又对站区卫生间进行改造。2016年,重点改造了旅客候车区,增设母婴哺乳室和“心尚”雷锋服务站。
30年间,改变最大的还是火车票。“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火车票还是那种硬纸板,发站和到站都是用浆糊粘贴上去,票价纯手工计算。”上海站一位老员工说,“到1998年微机联网售票出现,打印的红色纸质票开始流行,铁路售票的准确率和效率大大提升。”即使如此,人工售票的能力毕竟有限,遇春运等高峰时,更是捉襟见肘,买火车票通常要排长队。为方便旅客购票,2003年起,上海站连续7年在春运期间开设售票“大卖场”,最高峰时开设售票窗口200个,却依旧难解买票难。2011年起,12306网络订票开启,购票方式有了颠覆性变革,旅客再不用跑到售票窗口排队等候,随时随地可通过电脑、手机订购火车票。截至今年,上海三大火车站人工窗口数量较最多时缩水一半多,取而代之的是超过260台自助售(取)票机,通过互联网订购车票的比例超过78%。
上海东站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上海站的发展,离不开长三角经济的区域化发展。据统计,上海铁路客流总量中,约有60%的旅客出行半径在300公里左右,也就是长三角经济带,稳定的商务流是中坚力量。沪宁、沪杭、宁安、宁杭等高铁线编织成网,将上海和周边苏浙皖等地联系在一起。以上海到苏州为例,每天有超过352趟高铁在两地间运行,日均有8万人通过高铁来往于两个城市之间。
从发车数量看,1990年,上海站每日仅开行列车52对(104趟),经过全国铁路6次大提速,上海开行的特快、“夕发朝至”列车、假日列车越来越多。1996年4月1日,中国第一列快速旅客列车“先行号”在上海站首发,时速140公里,上海至南京全程仅2小时48分;1997年5月19日香港回归前夕,上海站首发K99次沪港列车;2000年,上海至大连开行直通旅客列车……
30年过去了,上海站依然是市民口中的“新客站”,却已从当年的“新人”变成“老前辈”。过去30年,以上海站为代表的上海铁路以高速发展支撑着城市的前进步伐,支撑着长三角超级城市群的建设进程。如今,以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为主体的上海铁路客运枢纽建成,周边高速铁路网也基本成形。
根据《上海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上海将重点推进一批铁路建设项目,包括沪乍杭、沪通铁路等将引入上海,这将为上海铁路注入新的血液,与浦东机场毗邻的上海东站也将于近期开工建设,未来铁路将更好地服务上海经济发展。

“喜看乡村新变化·寻找首府最美乡村”——平朗乡长街屯
文学教育再追问 记录最美中国当代文学
夏季当心蛇出没!市人民医院5月接诊蛇伤19例
孩子,用我的爱点亮你的心灯
军马河“代理妈妈”资金发放 爱心人士情系贫困儿童助力乡镇教育发展
上海站建站30周年 今年上海铁路旅客发送量达“亿级”
今天最高5℃ 家里阳台冻货该收拾了春风入骨轻减衣 周二周三有雨夹雪
市农委加强畜禽屠宰监管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来自阿尔巴尼亚的Elsa Myftaray:国际青年可以为世界做出很多贡献
营口文化艺术中心与聚橙剧院签署合作协议
政务超市进基层
德安县丰林镇:立足本职工作 加强作风建设
浙江省政府近期批复了这份名单,你家乡上榜了吗?
“湖北政务微信排行榜”第188期出炉 “武汉市旅游委”表现亮眼
东港市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
花山区成功举办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我市两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天元区一楼盘蝴蝶展被叫停,林业局:放飞蝴蝶会影响生态
乳山组织收看中央宣讲团十九大精神报告会
市住建城管局走访慰问结对联系驻宜部队基层连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