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候选人展示]龚承洪:奉养百岁堂祖母


  龚承洪夫妇奉养百岁堂祖母 养丢弃女婴成人
  乐山新闻网讯(记者鄢瑜)龚承洪,男,63岁,中共党员,家住五通桥区辉山镇红十月村7组。他家中共有10口人,上有101岁的奶奶,84岁的母亲,下有一儿一女和一孙女、外孙,一家人其乐融融。但这个五世同堂之家,却是由三个不同血缘关系的成员组成。龚承洪是四川人,101岁的幺奶奶是湖北人,30岁的女儿是重庆人。
生活中的龚承洪
  龚承洪夫妇对弃婴视同己出 抚养成人
  龚承洪,1955年出生于辉山镇红十月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七十年代响应国家的号召,应召入伍,1978年退伍回到家乡。1988年儿子的出生让他欣喜若狂,为了让家里经济更宽裕些,趁着农闲,他登上了外出打工的汽车,在重庆隆昌从事建筑。一天晚上,收工回宿舍的途中,看见一大群人围在路边议论纷纷。出于好奇他挤进人群,一个令他永生难忘的一幕便自此如刀刻火烙般印入他的脑海:一个被一块花布裹着的小孩躺在冰冷水泥地上,画布里有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只注明小孩是1988年8月出生,其余什么也没有,看上去有两个月大了,但脸上只有一层皮,略微青紫的嘴唇不时发出点微弱的哭声。“哪个妈老汉儿那么心狠哦!”“这孩子估计有病,怕是养不活哦!”旁边人不时议论着。望着眼前的这个在垂死边缘挣扎的小孩,龚承洪脑子里浮现出的居然是儿子可爱的面庞。不知道什么力量让他不自觉地蹲下身子,在众人异样的眼光中抱起了这个孩子。也许是龚承洪魁梧的身躯给了孩子温暖,也许是孩子哭累了,也许还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在龚承洪抱起孩子的那一刻,孩子没哭了,并很快沉沉入睡。
  抱起孩子,他立马去商店买奶粉、奶瓶,兑牛奶给孩子喝;再马不停蹄地买上回家的票,坐上回家的车。当妻子看到才出门便回到家的龚承洪,看到这个襁褓中的婴儿以及襁褓中的纸条,妻子明白了,龚承洪的父亲、母亲也明白了。一家人什么话也没说,但行动却出奇的统一:围着这个孩子又是洗又是喂,忙得不亦乐乎。但同时,沉重的经济压力便像一座山似的压在他们每一个家庭成员身上:孩子身体差,奶粉、鸡蛋等营养品的及时购买,隔三差五的小病;爱女心切,偶尔新衣服的添置……让这个原本就不很宽裕的家庭显得捉襟见肘。
  龚承洪向爱人王凤莲商量:“儿子跟了我姓,女儿就跟了你姓吧?”于是,龚家就此又添了一个女儿叫王芳。
  两个月后,女儿生了一场大病,不仅用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新增了一笔债务。这时,有好心人便劝这一家子:孩子体弱多病,别养了。可是,这个善良而又倔强的汉子坚定地摇摇头说:“不,只要她还活着,我就要给这个可怜的孩子一个家,我们可以一起过。”于是在女儿病情好转之后,没过完春节龚承洪便丢下儿子、女儿和这个家,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艰辛之路……身在异地的龚承洪哪儿有活干,哪儿就有他;哪儿的活挣钱多,哪儿就有他的身影……为了挣钱,那几年里他几乎跑了大半个中国。但一想到两个孩子,他觉得这些都值了。
  夫妇俩对王芳视同己出,为了省钱供女儿上学,儿子龚海初中毕业后停止了学业,王芳则顺利学完职高课程。按龚承洪的话说,女儿如果能考上大学,我们一样会供她,越是捡来的,越不能让人家说闲话!今年,王芳已经30岁了,已在当地结婚生子。
  龚承洪夫妇奉养百岁堂祖母 养老送终
  1991年,龚承洪打工回到家,抽空去看了一下对门被自己称为“幺奶奶”的邻居----汪精,这是个湖北女子,自1963年跟随丈夫——龚承洪的幺姥爷,龚氏家族在红十月村龚家湾可谓算得上是一个大家族。龚承洪父辈有5弟兄3姐妹,其父龚德清排行老大。祖父辈共有3兄弟,龚再云是龚德清父亲的堂兄。按中国的传统称呼,龚承洪便是龚再云的侄孙之一了。
  新中国成立前,龚承洪的“幺老爷”龚再云前往现湖北省宜昌市一带服兵役,不久,龚再云为躲避战乱逃往当地村姑汪精家中避难。二人相处生情,私定终身。
  1963年,龚再云念及“落叶归根”,将汪精带回现五通桥区辉山镇红十月村七组一同生活,二老一直未育有子女。1991年,72岁的龚再云离世,抛下时年79岁的汪精老奶奶独守摇摇欲坠的土墙房。
  从湖北宜昌回到这个小村庄,便一直住在龚承洪家对面的小山坡上,因为膝下无儿女,在龚承洪幺姥爷去世后,只留下了这个孤独的女人和一间小土屋。此时的汪精已经79岁,年事已高,无依无靠,连生活自理都很是困难。村里将他列为五保户,并商量将他送进养老院。其实对于这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幺奶奶”,龚承洪一直是很敬佩的,就是这个柔弱的女子,在当年凭自己的勇气救了自己的幺姥爷和另外几个壮丁,才背井离乡来到了四川的。此时的龚承洪陷入了艰难的抉择:是弃之不理,把这个难题交给政府?还是接纳她,由自己承担起赡养的重任?当龚承洪还在徘徊时,有好心人劝他:他这个情况由政府管,你何必哦!你能够抽空去看看她,就算尽心了。对于好心人的善意劝说,龚承洪同样进行了痛苦的思考:让她在小土屋里,一个年近80的老人,怎么放心得下?让她住养老院,她语言与当地人不通,怎么与人交流呢?可如果把她接来,一连串的问题也扑面而来:上有60多岁的父母双亲、79岁的幺奶奶,下有3岁的女儿、10岁的儿子,家里家外的重活,这一切的一切,都压在自己和妻子身上。自己吃苦受累无所谓,可本来就已经体弱多病的妻子呢?如果接过来,他肯定就不能外出打工,家里的经济问题怎么解决?想到这些,龚承洪这个敢作敢当的汉子犹豫了。
  但是他依然无法劝说自己打消这个念头,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小心翼翼地告诉妻子时,没想到妻子在经过良久的沉思后,也作出了与龚承洪同样的决定:远亲不如近邻,虽然他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他们做了28年的邻居,他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接幺奶奶的那天,龚承洪对幺奶奶说:“跟我们一起过吧,只要我活着一天,就不会让你受一点委屈!”
  夫妻两人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两个读书的孩子,生活异常艰辛。即便如此,身为一名老党员,龚承洪从未向当地政府伸过手开过口,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如今,随着年岁增加,龚承洪再也无法外出务工,懂事的儿子龚海和女儿王芳总是将打工收入按时寄回,成为龚家新的支柱。
  2016年1月25日,幺奶奶汪精去世,享年104岁。
  27年过去了,如今儿子结婚了,孙女已经10岁;女儿王芳也结婚了,2013年2月,外孙女也出世了; 89岁高龄的母亲仍健康地活着。儿子女儿比亲兄妹还亲,一家人四世同堂,共享天伦之乐。
龚承洪与母亲聊家常
龚承洪获得的“荣誉证书”
  孔子说“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才是大同世界,孟子说“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才是的理想社会。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阻止道德的滑坡,托举向善的力量,这道考题不仅涉及道德的拷问,也关乎文明社会的公民职责。龚承洪是这个社会沉默的、平凡的、但善良的大多数。他们一家的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因为他们拒绝冷漠!什么叫“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龚承洪用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温州民企“点亮”港珠澳大桥
汀州,客家祠堂“星火”传
【弄潮四十年·改革开放襄阳说】一对医疗战线父子兵眼中的医疗变化
杭州市·恩施州“春风助学”举行援助金发放仪式今年恩施州1000名贫困学生获助300万元
真情关注民生问题积极促进完善社会治理
[道德模范候选人展示]龚承洪:奉养百岁堂祖母
在鹤壁:物业公司好不好,小区业主来打分
陆河县食药监局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东海:第二届“政法杯”篮球邀请赛开赛
前7月我市进出口快递总量同比增近七成 同城快递量增四成
天津自贸区3周年 贸易便利化亮点频现
台州“受办分离”改革向纵深推进
3月24日苏州有线割接通知
强降雨天气预警提示
定远积极推进基层政务公开试点工作
张夏林在青阳县调研乡村旅游发展时强调 推进旅游产业融合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社区网格员直面食药执法员
跨国婚姻需谨慎!新进门的越南媳妇“跑了” 丈夫苦苦寻找仍无音讯
芦台开展2018年暑期“送清凉”活动
洋县18个新建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 王建军下达开工令 王隆庆出席开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