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乐业好家园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农村建成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新县在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中,坚持将其作为造福群众的幸福工程,强调既安居,又乐业,推动了脱贫攻坚战向纵深发展。
搬出深山天地新
2月28日,位于泗店乡街道的吉祥社区内,在新家过了第一个新年的帅家太,约了几个老邻居到自家团聚。
搬到这里之前,他和老伴一直住在分水岭村老家,公路不通、电话不通,在外打工的儿女若想联系父母,还非得打电话到别的亲戚处捎信给他们,让他们爬到山顶上手机才有信号。原来20多户的村庄,慢慢剩下了12户,而且大都是留守老人。
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启动后,县里在临近街道、靠近医院和学校的位置建起了8栋安置房,包括香山湖风景管理区在内的165户贫困户607人贫困人口先后离开“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不花一分钱地住进了新家。
“我们家5人,分到了125平方米的三室两厅。”帅家太在外地务工回家过年的儿子帅兵高兴地说,“这房子户型设计的不比城市的楼房差,各种生活设施齐全,而且出了社区门就是学校和医院,小区的幼儿园也正在建设,很快就会投入使用,这里生活太方便了。”
两年间,全县39个集中安置点安置1465户,都是根据群众意愿,全部建在靠近集镇、中心村,甚至县城和产业集聚区。对无集中安置意愿的444户,也综合考虑其自身条件和搬迁住房标准,做到了因人制宜,就地改建,极大地方便生产生活。
危改圆了安居梦
新集镇姚冲村是一块风水宝地,相传茶马古道途经这里,明朝嘉靖年间还出过一位宁波知府。
然而风水宝地并没有给姚冲村四组胡启发带来幸运,因为媳妇智障,还有70多岁的老母亲,因此儿子上高一了,他们一家还住在四面透风的土坯房里。
2017年年初,不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的胡启发,成了县里确定的六类危改户对象之一,根据政策申请到了2.55万元的危改资金,他又东拼西凑加上微薄积蓄,终于花了5.2万元盖了三间宽敞明亮的红砖平房。
“多少年了,做梦都想着盖新房,如今终于美梦成真了。”胡启发兴奋地指着楼道预留的楼梯说,“过几年等儿子大学毕业了再攒点钱把二楼也盖起来,娶媳妇的新房也有了。”
危改政策同样让姚冲二组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吴绍祥住进了2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他高兴地指着自己床上民政部门年前慰问送来的新大衣、身上的新棉袄说:“如今呀,我比那些有儿女的过得还舒服呢!”
为了让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户等六类危改对象圆了安居梦,新县不等不靠,垫付资金7700余万元。同时由县财政负担,对五类虽不能享受危改政策但仍居住在危房的群众给予补助,推动全面消除危房,保证户户安居。
车间建在家门前
搬进新家后,帅家太的儿媳不再跟着丈夫外出务工,而是留存家里照顾老人,接送孩子上学,空闲时间,她还和小区其他40多名妇女一起,到开在小区的扶贫车间——和美服装厂去打短工。
为了保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致富快”,新县坚持搬迁与发展同时同步谋划,大力实施“多彩田园—创业工程”,推进到户增收项目全覆盖,建成189个产业发展示范基地,规划建设1.21兆瓦光伏扶贫工程,在集中安置点附近改建29个“扶贫车间”,为搬迁户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就地就近就业,多措并举助力脱贫增收。
“留在家里既照顾了家,又不耽误接送孩子上学,还能挣一份工资,这样的好事原来想都不敢想!”陡山河乡北园社区内,在老家借住了十多年哥哥旧房子的易地搬迁户余涛高兴地说,“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啊。”
记者 胡巨成 通讯员 刘宏冰 聂建武 李子耀

夜间、午间装修 禁用电钻等工具
省交通运输厅政风行风建设“五大行动”交叉检查深入南充检查督导
罗亭至梅岭公路将升级改造
十堰市两位乡村教师获2017“马云乡村教师奖”
“时间工匠”赵杏文:研发中国人自己的铯原子钟
安居乐业好家园
图文:一江清水过宜昌
2018金乡(上海)经济合作恳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光谷出台推动高质量发展20条
国学践行 薪火相传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18年第4次集体学习会议
习近平出席军队领导干部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而奋斗
市审批局深入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工作
“健康中国行——科学健身”安徽省主题宣传走进蚌埠
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澧县组织观摩桔园机械化应用技术
绵阳市城管执法局积极参加“12.4”国家 宪法日铁牛广场现场活动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薪火相传》栏目组来照金景区考察
“最美扬州人”微视频大赛启动 让善行义举进万家
湖南省10个贫困县(市)签署31份劳务扶贫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