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让上水村“河畅水清”

位于陶辛镇上水村的夹河,全长600米,多年来河水污浊,水系梗阻不畅,夏季臭气熏天,蚊虫成堆,村民深受其苦。自2016年实施河长制以来,上水村进行了水生态修复、水生态管护治理,并落实镇、村、民间河长和管护人员四支队伍,定期巡查管护,水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今,夹河的水生态系统恢复如初,多年不见的野生鱼、鳖又畅游水中,多种水鸟又飞舞到田间地头,夹河的水质已经达到ⅱ类标准。漫步上水村,水边草木繁茂,庭院花木扶疏,一幢幢漂亮的江南民居依水而建,尽显水乡风情,真正实现了“河畅、水清、景美、民富”的宜居环境。
夹河巨变,是我市全面推进河长制的一个生动“样本”。前不久,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来芜湖调研河长制工作时,对上水村夹河的治理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重管理:“党政河长+民间河长”模式守护河水水质
随着全市河长制的深入推进,陶辛镇按照以块为主、属地负责的原则,实行河长制,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河长,各村社区负责人担任河长。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境内的河流,陶辛镇积极推行“党政河长+民间河长”模式,并落实镇、村、民间河长和管护人员四支队伍,定期巡查管护,守护河水水质。
在夹河岸边,一块村级“河长制”公示牌上,标明了河水概况、河长姓名、职务、电话、管护职责、管护范围、目标等关键内容,以便接受群众监督。村级河长汪光明每星期至少巡查2到3次,民间河长戴海水每天都巡视在河沟边,及时拍照记录河道整治中的问题并反馈给管护的物业公司。同时,该村还发动村民实行门前门后卫生包干,积极参与水环境保护。
治污水:水质达到ⅱ类标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有效治理水污染的源头,上水村与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进行合作,科学编制水环境治理规划,并根据规划,将村内因道路建设、农业生产等原因破坏的水系进行治理疏通,让村内所有水系贯通起来,形成全村完整的水循环系统。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上水村对生活污水进行截污,在居住集中的地方,修建了旅游公厕,居住分散的地方,对每家每户进行了三格式化粪池改造,生活污水不再排入河沟。引导村民对生活垃圾、白色污染物集中收集,对村内环境保洁确定专人管理。同时,该村对农业生产面源污染进行管控治理。经过水系连通工程,上水村所有水系全部贯通之后,根据专家建议,村里利用太阳能泵站对循环中的水位进行提升,使其“活”起来。经过多部门抽检数据显示,夹河的地表水水质由改造前劣五类变成了ⅱ类标准。
优环境:水生态系统恢复如初
在不影响村民生产活动的前提下,该村利用水生动植物,对整个水系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建“生态渠、生态沟”,使水体实行自我修复净化。落实河长制管护,水环境改善了,围绕生态建设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喜人成效。
在落实河长制之前,该村许多村民毁田养虾养蟹,大肆喂食饲料,周边水生态受到严重污染。通过环保宣传,村民们的发展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主动变污染养殖为生态种植,全部改种荷花,通过发展莲藕产业,既增加了收入,又改善了生态。同时,村民还在河里放养5000只乌龟和甲鱼苗,以及1.5吨各种贝类以改善水质。为了最大地发挥水景植物的景观效益,该村利用夹河里栽植的景观荷花及其他水生植物,打造人工湿地,推进旅游服务型新农村建设。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这是如今上水村夹河的真实写照。通过实施修复生态链,消除污染链,打造产业链的网式生态修复技术,夹河达到了“岸线整洁、水体清洁、生态良好”的治理目标,呈现出水景交融的优美环境。
记者 承孝安

市领导到怀集调研
开封公交三公司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优质、便捷的服务
周末岛城天气多云VS阵雨 下周多云天为主,最高气温达27℃
潮南区委书记张学龙带队参加爱国卫生劳动
发展蜜蜂养殖产业百姓过上甜蜜生活
河长制让上水村“河畅水清”
2018-09-16“快乐童行”市儿童福利院探访活动
第九个“苏州档案日”活动举行
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这个高原旗舰物种的保护成效如何 ——生态改善了 雪豹自在了
朱丽霞调研贵棉大沟治理情况时强调坚决把贵棉大沟存在的环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以诗歌的名义相约陇上
老人钥匙掉了爬窗回家被困 民警高空托举救下
[建委]对伊通河建委工程指挥部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调研督查
“游戏推广员”自曝:像“演员”靠诱骗“网恋”冲业绩
寻标对标先行先试创新发展
答应群众的一定要办到
建德打造宜居宜养的康养胜地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养老新模式
赛罕区以环境整治“全覆盖” 推动城乡面貌“大变化”
深圳10月份车牌竞价结果出炉 个人均价比上月涨了3764元
奉节长安乡: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