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冰城“跑”出“金牌哈马”——写在哈尔滨银行连续三届襄助家乡举办国际马拉松大赛之际(上)

  年初,中国田径协会举办的“2017中国马拉松年度盛典”传来喜讯:2017第二届哈尔滨国际马拉松获得金牌赛事称号,这是中国马拉松赛事的最高荣誉。
仅仅举办两届比赛,哈马就从第一届获得铜牌,到第二届“跳级”获得金牌,成就了中国马拉松史上极为罕见的殊荣。
中国最北国际马拉松、最具地方特色的补给、最具异域风情的赛道和东北地区最大路跑赛事——哈马的横空出世创下国内马拉松赛事的多项纪录,而其背后的巨大推力是来自哈尔滨银行回报家乡的赤子之心。
“哈尔滨银行作为城市银行、家乡银行,在支持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通过赞助哈马运动品牌,展现百年名城新形象,是我们应尽的一份责任与义务。”哈尔滨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志文说,“马拉松等体育活动传递出积极健康的运动理念,这与我们倡导的‘快乐工作,健康生活’企业新文化理念高度契合。”
跑一场马拉松,认识一座城市。一场马拉松竞赛,综合考量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层次、公共管理水平、组织运营能力等各方面指标,也把“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价值观深深地植入城市精神。
一“马”当先,举城若狂。“哈马旋风”一年一度点燃城市激情。
a 凉爽天气征服全球跑友,“酷爽哈马”抢占天时,登顶中国马拉松“夏季第一跑”
“这是我第一次来哈尔滨跑马拉松,平时在其他城市也跑过,不过都没有哈尔滨这么爽。天气好凉快啊,感觉疲惫一扫光!”在2017年哈马大赛现场,来自美国的励建安教授兴奋地说,“这里是我跑得最爽的城市。”
65岁的励建安是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也是中国康复跑团的一员。为了跑哈马,他推掉了去上海的讲座,与多名“跑友”连夜飞到哈尔滨。
事实上,吸引这些“跑友”的,正是哈尔滨凉爽宜人的夏季。当极限马拉松遇上夏日哈尔滨,一场“热恋”不可避免。
马拉松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和我国各大城市开始流行。仅2015年、2016年,我国各城市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分别为134场、328场,2017年达到1102场,举办马拉松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一种城市景观。而在2016年之前,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只有哈尔滨市和济南市未举办过国际马拉松赛。
哈尔滨乃至整个黑龙江,是全国夏季最凉爽的地区,夏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8月末,国内多数城市仍在持续“火炉”气候,而哈马此时举办,成为国内暑期第一项马拉松比赛,自然汇聚起巨大的人气,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马拉松“夏季第一跑”。
2016年8月28日,首届哈尔滨国际马拉松赛开幕。在26℃的宜人气温下,来自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万名选手“清爽”开跑。
“这是一场成功的比赛,水准高、有特色,让人印象深刻!”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兼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副主任王大卫对哈马首秀赞不绝口,“哈尔滨虽然是首次主办马拉松,水准却很高,很多方面超出国家a类赛事的标准。”
哈马一经亮相,就创下了国内首届参赛人数最多的纪录。毋庸置疑,哈马的首秀成功,离不开哈尔滨银行对这一运动的引入之功,更得益于其大手笔的投入。
2016年、2017年,哈尔滨银行共筹集资金4500余万元,解决了哈马赛事中所需的赛事搭建、选手服务、赛事运营等费用,同时承担了安保、交通、医疗、安全保障等费用。
此外,哈尔滨银行还招商解决了2000多万元赛事物资,确保了哈马在赛事组织、选手服务、赛道补给、安全保障等方面做到细致周到、完美无缺,从而赢得了数万跑友的口碑,确保了哈马的成功举办。
“哈马定位为市委、市政府主导、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举办这一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回馈社会、回馈家乡市民多年来对哈尔滨银行发展的支持与帮助。”哈尔滨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志文说,“我们的初衷是通过举办国际马拉松,推动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冰城夏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扩大内需,打造哈尔滨的崭新城市形象。”
b 两岸风光串联起画卷跑道,“魅力哈马”巧借地利,打造国内最具异域风情马拉松赛道
“在我参加过的国内数十场马拉松比赛中,哈马的体验是最好的。”来自杭洲的“跑友”刘锐说,“尤其是赛道,太美了!”
刘锐是一家跨境电商物流公司的高管,他连续两次参加哈马,对哈马的赛道赞不绝口:“哈尔滨的赛道很有特色,起点中央大街的欧陆风情建筑是其他城市没有的,地上的每一块面包石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途经的哈尔滨大剧院是现代建筑艺术的代表,美轮美奂;终点太阳岛又展现了自然生态之美,全程犹如一幅画卷,让人看不够。”
哈马赛事起点位于防洪纪念塔广场,这里是久负盛名的百年老街中央大街与松花江的交会处,终点位于国家5a级风景区太阳岛,半程马拉松终点位于哈尔滨市政府广场。赛道途经哈尔滨重要街路、地标建筑,堪称是一次穿行于城市湿地中间、串联松花江两岸风景名胜的美丽畅跑。
为了能够举办一流的国际马拉松赛和确保首赛成功,哈尔滨银行多次外出考察,并聘请专家对哈市实地考察,充分进行研讨、论证,全方位策划了哈马赛事方案,从比赛时间、路线特色、品牌内涵、赛事规模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独到的设计。
比如,比赛时间定在每年8月,此时全国赛事寥寥无几,能够吸引大批国内外跑友前来参赛;赛道全程跨越松江两岸,尽显哈市欧陆风情,让参赛者在奔跑中饱览松花江两岸风光和一望无际的湿地,向外地跑手展示哈尔滨的城市面貌。
哈尔滨银行还提出“一赛两节”概念——建议市政府将每年马拉松比赛日确定为“长跑节”和“无车日”,倡导运动健康理念,鼓励市民选择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提高城市品质。
“仅仅举办两届的哈马被国内‘跑友’誉为中国最具异域风情马拉松赛道,不仅是因为其风光如画,更是因为哈尔滨对这项运动的全城投入、全民参与。”哈尔滨银行工会主席罗忠林说,“在哈尔滨银行的精心策划下,让最美丽的冰城风景成为马拉松运动的展台,实现了国际比赛与城市营销的最大化对接。”
c 最佳补给留下难忘记忆,“细节哈马”汇聚人和,成就城市一年一度的全民体育嘉年华
异域风情的赛道、细致周到的服务、热情好客的市民,让哈马成为冰城最具影响力的全民体育嘉年华盛会。
“2016年的哈马让我记忆犹新,美味的肉联红肠、秋林格瓦斯都成为补给品,至今难忘。”来自厦门的“跑友”王星时称,哈马“赢在魔鬼细节和颜值担当”。
在王星时的记忆里,哈马的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无比舒服:赛道上的移动公厕,阵容强大的加油团,公里提示点上的帅哥美女,喷淋处的舒爽水雾,赛后的拉伸冰敷……“总之,医疗、安保、交通、志愿服务、补给等等,都无可挑剔。”王星时说,“种种细节考验的是一个城市全方位的运转能力。哈尔滨,不得不让人点赞。”
马拉松赛事运营是一项综合工程,其复杂程度要求主办城市有极强的统筹协调能力和执行力,这是对哈尔滨城市组织管理能力的一次集中考验。
从第一届比赛开始,哈尔滨就把服务定在了最高标准:补给食物和饮品超过中国田协要求的一倍;赛道沿途配备35辆救护车,医护人员790人;设置固定及移动公厕近600座;国派、省派和本市选拔裁判212人;参与赛事志愿者3500人……规模之大,细节之详,堪与世界举办马拉松最好的城市媲美。
到第二届比赛时,哈尔滨服务哈马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共出动2000余名环卫工人、100余台清扫机械,增设341个新式分类果皮箱,采取循环式垃圾巡检收集方式,进行24小时夜保服务;投资1020万元引入350座澳大利亚进口移动公厕和2台17厕位车载拖挂式移动公厕;50多名工作人员对江面水域开展全天候实时监控;整合全市医疗资源,设置10家定点医疗机构……
在哈尔滨银行的全力支持下,两届哈马赛事均按照中国田协a类赛事标准筹备举办,创下中国最北的国际马拉松、最具地方特色的补给、最具异域风情的赛道、东北地区最大的路跑赛事等多项纪录,赢得各界知名人士及国内外跑友的高度好评。
哈马首届举办就获得最高荣誉,被中国田协评为铜牌赛事,且获得“最美赛道特色赛事”奖项;第二届更是越级荣膺中国田协金牌赛事,这是所有赛事主办方竞相追求的最高荣誉。短短两年时间,哈尔滨国际马拉松后来居上、越位升级、好评如潮,取得了中国城市马拉松罕见成绩。
在全民总动员的强力参与下,哈马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如今,哈马已成为冰城体育竞技史上参与人数最多的赛事,哈尔滨一年一度规模最大、参与最广的全民体育嘉年华。
作为地方龙头企业,哈尔滨银行心系哈尔滨体育和社会发展,既是哈马的冠名商,也是其市场化运作的牵头者。在2016年第一届哈马大赛后,哈尔滨银行宣布,投入2亿元资金连续十年冠名赞助哈马。
“作为冠名商,哈尔滨银行将提供充足的资金,全力支持和保障每届哈尔滨国际马拉松如期举办。”郭志文说,“通过建立政府主办主导、专业公司运营、企业赞助支持的办赛机制,尽快把哈马打造成与国内‘北马’‘上马’‘厦马’等齐名的高水平知名赛事,进一步增强哈尔滨市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市礼仪文化协会关爱听障儿童
省创建办来铜督导放心消费创建工作
文企同兴联谊活动举行
经开区党工委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我市召开南部五县市防汛工作专题调度会
大美冰城“跑”出“金牌哈马”——写在哈尔滨银行连续三届襄助家乡举办国际马拉松大赛之际(上)
东莞市第二届户外运动节举行
乘客挨骂投诉却遭遇维权困境 uber功能上存安全缺陷
灏景园周边将建两优质学校 杜阮板块价值再提升
2018年海口市第一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公告
市妇幼保健院办讲座庆祝妇女节 呵护女性健康
城建集团组织开展第三季度安全生产大检查
东山: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家庭教育大讲堂为家长“充电”
廉政清风为美丽乡村增色
关于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梅江区一按摩店内藏猫腻,有人卖淫嫖娼被抓现行
石门乡做活“竹经济”写好“绿文章”
"继位者"难寻 地坛祭地老演员返场
把交通安全送到婚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