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 问道自贸】上海:推开一扇“窗” 自贸春风来


  舟山网 (舟山网记者 吴建波)上海自贸试验区,全市五十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全市四分之一的生产总值,100多项制度改革创新成果在全面复制推广。
  作为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上海是改革“先行者”中的“先行者”,设立至今形成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以及“扩大服务贸易”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为其他自贸试验区以及全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一个窗口可办29个审批事项
  每天,上海浦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要受理业务量3200多单,整个大厅看上去忙却不乱,服务中心在一楼大厅内的a岛和b岛办事区域开设40个窗口,推出“全网通办”和“单窗通办”审批机制,极大地提高办事效率。
  所谓“全网通办”,就是以往企业必须到现场办理的审批服务,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融合,使得企业可以“网上全程一次办成、网上申报只跑一次”。
  “单窗通办”是指由市场监管部门一口受理的企业准入单一窗口制度,通过“综合受理、分类审批、一口发证”的方式服务企业。在浦东,一个综合窗口可以同时办理29个政府部门审批事项,企业代表只需递交一份申请单,不同部门的审批人员在后台并行处理事项,让数据代替企业代表“跑腿”。
  在浦东,办一张“酒类商品零售许可证”以前需要1-2个工作日,借助“全网通办”、“单窗通办”,如今这个时间已经被压缩到半小时,而且是全程网上办理。
  浦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蒋红军介绍说,目前浦东104个区级审批事项实现“全网通办”,其中74项可实现“网上全程办理”,30项实现“网上办理,窗口只跑一次”,这些事务除了在服务中心的官网上办理,还可以通过微信“浦东发布”的接口办理。
  为加快构筑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浦东正自我加压,到明年1月将实现市场准入领域的“单窗通办”,届时申请、收件(受理)、审查、决定、发证等全流程在一个窗口就能搞定。
  “证照分离”改革颠覆传统管理模式
  在浦东,流传着“一支口红的旅程”的故事,一支进口口红从走完所有审批到摆上商场柜台需要5个月的时间,面临“刚上架就过时”的窘境,可现在只需要5天,这支口红就能与消费者见面。
  这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实施“证照分离”改革的一个缩影。众所周知,“证照齐全”是企业进入市场 “钥匙”,所谓“证”,指的是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而“照”,指的是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原先开办一家公司,首先要取得主管部门的经营许可证,才能到工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
  但是,上海推行的“证照分离”商事制度改革颠覆了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投资者只需先办理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要从事需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许可手续。从2016年起,上海对审批频次比较高、投资主体关注大的116项行政许可事项先行开展改革试点。
  “‘证照分离’改革主要按照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强化准入监管等五类方式展开。”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对外联络局副局长罗永朝介绍说,目前改革的范围已经扩大到548项国家、市、区三级企业市场准入审批事项。
  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为例,改革前,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需按产品类别逐个申请、逐一颁发。改革后,企业只需一次申请一次审批,就可领到一张包括多个产品类别的许可证,即由“一企多证”调整为“一企—证”。“此举可节约检验时间17-47天,减少企业检验费用700元-5万余元。”罗永朝说,除此以外,商事制度改革还包括了“集中登记地”、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等多项试点。
  根据一项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的企业满意度调查显示,认为“证照分离”改革后企业办证便利化程度高、较高的,分别占到87%和85%。
  “证照分离”改革后,政府职能管理方式从“事前审批”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角色转变后,政府部门压力必然加大,如何加强对商事主体的监管,对此上海先后建立了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企业年度报告和经营异常名录、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等新体系,形成鼓励企业自律、信息互联共享、社会力量参与、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等多项机制。
  借助“证照分离”改革,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部取消64项地方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市场主体活力被有效激发。4年内,上海自贸试验区新注册企业数超过4万家,比前20年的总和还要多。
  “单一窗口”让国际贸易更加便利
  开箱查验平均从2天下降到1天,船舶申报平均从2天减少到2小时,货物申报平均从1天减少至30分钟……当这些数字从上海亿通国际有限公司业务发展经理卫小明口中说出时,记者无法想象以电子口岸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会使贸易变得如此便利。
  10多年前,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国际贸易货物重复繁琐的传统通关程序束缚着上海国际贸易的发展,亿通国际有限公司在此背景下成立,为上海承建电子口岸,并于2005年建成使用。
  “传统的通关过程是‘先报关、报检、后入区’,现在我们已经把它转变为‘一线放开,二线高效管住’的新型监管模式。” 罗永朝表示,企业可以凭进口舱单信息将货物先行提运入区,再办理进境备案手续,形成了“先进后报”、“直通入区”的一线开放、通关便利化模式。
  上海自贸试验区通关效率如此之高,发达的电子口岸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不可没。依靠这两个平台,上海自贸试验区已经探索出“一个平台、一次提交、结果反馈、数据共享”的模式,以电子口岸平台为依托,构建了货物进出口、运输工具、贸易许可与资质等9大功能板块。通过“单一窗口”,实现了企业通过一个平台申报并获取处理结果,监管部门一个平台进行信息交换、业务处理和结果反馈。
  目前,通过上海自贸试验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办理的船舶申报达到100%,企业申报数据项缩减2/3,进出口货物申报达到95%,企业申报数据项缩减1/3。
  为确保“一线放开,二线高效管住”制度高效运行,上海海关推出“自主申报、自助通关、自动审放、重点稽核”的监管模式,实现了由海关审核把关为主向企业自主申报为主转变。检验检疫部门构建了基于风险分类监管的“他检我放、边检边放、空检海放”等“十检十放”监管新模式。
  记者手记:投资、贸易、政府部门职能转变等都是全国自贸试验区的共性问题,需要我们更多时间关注,作为自贸试验区中的“老大哥”的上海所推出的许多改革措施无疑走在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前列。
  上海的“全网通办”、“单窗通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其实都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充分运用数据互联共享,突破以往政府部门“各自为战”的体制。学习上海经验,首当其冲是向受益者最广泛的“全网通办”和“单窗通办”审批机制看齐,打通部门之间数据籓篱,压缩审批时间,更好服务浙江自贸试验区的企业与市民,再将经验复制推广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从而实现投资贸易便利的发展目标。

周志凯率队调研天顶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冷空气杀到!腰斩式降温,最低气温6-8℃
东莞市五部门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
邓素雪到西沙河索泸河督导河长制工作
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公布 嘉兴和五县(市)图书馆均被列入一级
【东西南北 问道自贸】上海:推开一扇“窗” 自贸春风来
常州这两位邻居因狗大打出手,抓破对方脸皮
海口已建成的特色夜市
为文化墙 “洗脸”
【关注元宵节】今天气温适宜出门赏灯看社火吧
绍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关于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眼科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项目的的公开招标公告
新余六中举行新老高三教师教研交流会
行唐通用机场建设正式启动
王天琦主持召开市党政领导干部“三责联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老虎冲垃圾场积存渗沥液 明年全部完成达标处理
英成、禹振飞奖助学金昨发放
一树枇杷一树金
重症亲人辞世后 家属捐出呼吸机延续爱心
在安全生产领域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佛山在全省率先推广安责险
龙海浮宫:城市主干道浮南大道与疏港公路连接处正进行土方回填与搅拌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