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葛洋 )“以前山大沟深,摩托车晴天蹦着走,雨天滑着跑。现在,这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新房子真气派,水、电、网络户户通,拎包就能住。”1月18日,在卢氏县西城区易地搬迁安置点,该县汤河乡河口村高坡组贫困户王中国激动地说。
在卢氏县,从县城到乡镇,像王中国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每一个搬迁安置点。
卢氏县山多地少,人口居住分散,行路难、就医难、入学难等问题困扰着深山区的老百姓,“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现实问题十分突出。怎么办?摘穷帽、拔穷根、改穷业、换新颜……出路只有一条——搬迁!实施易地搬迁,成为深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近年,卢氏县克服搬迁任务重、资金需求大、时间节点紧等诸多困难,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建立健全机制,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快速有序推进。目前,该县2016年度计划搬迁的2306户9268人已全部入住新居;2017年度计划搬迁的4423户16201人已全部分房到户,“十三五”整个扶贫搬迁工程2018年上半年具备入住条件,可提前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我家以前住在山上的泥坯房,在扶贫部门的扶持下搬到了山下。现在住的房子水、电一应俱全,还能做点农产品生意,生活不愁还过得舒心,简直像做梦一样。”瓦窑沟乡高河村马家庄组张文学说出了自己的搬迁体会。
易地搬迁只是其中一方面。老百姓致富,必须依靠产业。卢氏县坚持易地搬迁与发展产业同规划、同实施、同检查、同落实,结合不同安置区域资源条件、搬迁家庭情况因点施策、因户施策,精准规划并实施后续产业,做到安置点有配套产业、搬迁户有增收渠道。
在朱阳关镇朝阳社区,易地搬迁户王武章承包了两个搬迁配套产业大棚,发展了1万袋香菇,下一步准备发展到3万袋。“房子、生产场地的难题政府都给解决了,人家已经扶了你一把,自己不接着干今后咋行?
现在行情好,又有技术人员教,自己只要吃点苦、出把力,今年就可以打个翻身仗。”王武章说。
如今在官道口镇,千亩中药材种植、养牛场、雏鹰农牧基地等一套产业“组合拳”,让该镇479户移民搬迁户告别土地后仍有经济收入。
目前,在卢氏县56个搬迁安置点中,规划光伏扶贫项目10个,建设规模2485千瓦,项目实施后可使502户搬迁群众受益。同时,规划配套建设了以种植养殖、加工为主的48个扶贫产业基地和25个扶贫车间,春节后将全部投入使用,确保每个搬迁安置点至少配套1处产业基地或扶贫车间。
今明后三天强降雨持续 市三防指挥部发出防御紧急通知
2017年,伊滨经开区5处小游园建成投用
为消费者让利 让经营者增收
刘公庙积极开展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宣传工作
海南乙肝疫苗 3针接种率达99%
“山民”到“城民”的华丽转身
“禾风瓷语”景德镇陶瓷大学教师作品展举行
朱伟到佛山西站和西樵山开展检查调研强调:坚持做好安全保障 确保群众欢乐过节
江城区:跟踪督办确保 巡察整改落实
爱辉区为随军未就业家属发放生活补助金
博望区开展“扫雷行动”促和谐
东辽县摒弃“老思维”走招商引资新路子
西乡塘区开展少先队活动课送教下乡活动
泰和首次成功在网上拍卖木材
人民日报关注吴江区委书记沈国芳调研:解决方案要“从群众中来”
成都公布今年第一批优质示范工程名单
云霄马铺:乡村振兴,违建治理先行!
政府向媒体购买服务专项经费441900-201805-0001007001-0001的成交结果公告
市教育系统提出提升大讨论实际成效
与时俱进 年前鞍山老年人抓紧学微信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