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张琴”奏响产业振兴曲
通讯员 李宏清 记者 胡俭
近日,央视《匠心》栏目组来到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在千亩樱花林畔探讨如何以匠心精神传承民族乐器制作工艺,精心打造即将落户甘泉的扬州琴筝文化产业园。扬州振兴琴筝文化的产业主题,成为央视精心谋划的新闻选题。
近年来,甘泉街道把握“城市后花园”定位,相继在长塘村 引进影视基地、打造千亩樱花林,文创与农旅融合,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樱花节”,甘泉“爱情特色小镇”的名气越来越响亮。
除了婚庆文化和影视文化,甘泉的琴筝文化同样出彩。目前,甘泉集聚了以中昊乐器为代表的20多家乐器生产企业,每年实现销售额3亿元,一条以琴筝文化产业发展为中心的产业链渐渐成形。
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自古就有“千家有女先教曲”的传统。目前,扬州200多家古筝企业年产古筝近45万张,占全国古筝行业的2/3,古琴年产量近2万张,占全国古琴生产总量的近80%。中国琴筝行业的制作标准,是由扬州厂家牵头制定的。早在1998年,文化部就授予扬州“中国古筝艺术之乡”美誉;2015年,扬州又获得了“中国琴筝产业之都”的名号。为进一步集聚发展琴筝产业,市政府办公室专门出台加快建设“扬州琴筝文化产业园”的实施意见,确定选址甘泉街道长塘村。
据甘泉街道负责人介绍,园区规划总面积约1242.6亩,将围绕“一心、两街、三带、四片区”的定位,建设国内一流的琴筝文化传承中心,同时修建琴筝商品街和乐器商品街,结合甘泉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地域风情带、非遗延展带和古风文化带,建设扬州琴筝文化博览区、会展区、生产区和生活区。
市财政统筹文化产业、特色小镇和“两创”资金,设立“扬州琴筝文化产业园发展专项资金”,2017年、2018年分别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同时邗江区政府每年配套2000万元,定向用于琴筝企业入驻、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琴筝创意研发、品牌创建、上市和规模企业培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
中昊乐器、筝味道、九德琴堂、北京乐器学会(扬州)琴筝创新研发基地争相入驻园区,并积极参与央视《匠心》栏目选题策划。
琴筝和鸣,一大批著名古筝教育家、琴筝制作大师会聚扬州,带动万人就业,一座城、一张琴、一个园,让琴筝、文化、旅游三要素汇聚,琴筝产业链优势逐渐凸显,为文化产业发展奏响了新曲。
啤酒节期间三大会场 周边实行交通管制
祖孙溧阳汽车站乘车走散 工作人员相助团聚
龙胜男子称这是自己的祖宗山,他要在山上种茶树,放了一把火他就跑了!
全国首座智能化书城将亮相书博会
泰宁县加大公共停车设施建设
央视《匠心》栏目聚焦甘泉街道琴筝文化 “一张琴”奏响产业振兴曲
市经信委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
郭荣新检查春节节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成都直飞特拉维夫航线开通
孝心饺子宴 爱心热腾腾 息县张老庄为120名老人办的别样饺子宴开席啦
7000个岗位仅500人应聘 最缺人的原来是这个行业
秀出亮剑!杭州法院打出组合拳对“老赖”说不!
重点整治背街小巷建筑工地黑臭水体
崇左市工商局:三管齐下加强企业信用建设
清华大学彭林教授来龙岩考察
市经信局调研我镇“倍增计划”试点企业
金湖县所有乡镇均建成卫生应急规范化乡镇
李生春处长一行走访调研株洲服务业企业
望城区国土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顺利完成不动产存量数据汇交工作
海港区继续加大力度清查传销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