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记者彭怡郡通讯员王星乐)“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各行各业的劳模们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厦门的劳模群体具有哪些特点呢?日前,记者从厦门市总工会了解到,截至2017年年底,厦门市在册劳模共2875人,按照401万常住人口来计算,在厦门每一万个人中,仅有7个是劳模,足见这份荣誉的珍贵。
今起,厦门市总工会与海西晨报社联合推出《城市因他们更美好———海西影像志·最美劳动者特别报道》(详见今日a3版),用镜头拍下劳动者风采,以笔尖描述劳动者心声,为广大市民呈现劳动者那些熠熠生辉的故事。
黄劲超图
厦门市在册劳模2875人
记者获悉,截至2017年年底,厦门市在册劳模共2875人。其中,全国劳模6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69人、部级劳模229人、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98人、省级劳模429人、市级劳模1686人。获评劳模中,男性为2108人,女性为767人。
根据登记在册的情况,厦门最早涌现出的劳模,是1956年获评的两位部级劳模,分别为今年88岁的吴天尊和87岁的陈静珍。
另外,目前厦门市在册劳模中,最年长的是2002年厦门市劳模、今年98岁的潘懋元;年龄最小的是2014年厦门市劳模、今年26岁的张涵以及2010年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今年26岁的雷莹。张涵是在厦门见义勇为的莆田“三兄弟”之一。雷莹则是厦门首个参加亚运会的体育舞蹈国手,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时年仅18岁。
工匠精神孕育劳模特质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获评劳模的职工行业分布很广,各行各业皆有涉及,既有如警察、记者这类的一线职工,也有从事科研的工程师等。
无论是身处哪个行业的劳模,他们身上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工匠精神。长年累月地坚守,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精益求精。曾获得“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的黄瑜勤专注花艺道路,从卖花到种花、插花,20多年来,她一心扑在植物王国中;厦门市级劳模蔡月英13年如一日奋战在环卫一线,一把扫帚一把锹,扫出美丽家园。
时代更迭,劳模不断涌现。正是这些不断奋进的厦门职工,为厦门的发展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
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召开
诸城市苏轼文化研究会揭牌
全市推进健康扶贫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这个活动好,随执法人员一起走进宿城112家学校大食堂
厦门每一万人中有七个劳模:在册劳模2875人 最小者获评时仅18岁
潮州推进环保督察整改短板工作
嘉鱼县陆溪镇扶贫企业助农增收
坚持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并重,确保实现全年目标——直面风险挑战 千方百计稳增长
向大气污染说“不” 为“磁州蓝”“加码”
洪湖赤壁长江公路大桥主桥首桩顺利开钻
关于2017年武夷新区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第二批)工业和信息化基础重点投资拟扶持项目的公示
柴永强副主席带队监督调研教育型企业培育工作
生猪价格下跌“五一”前后价格会有所回暖
南京庆祝第69个少先队建队日
关于鸡西市财务会计培训中心2018年部门预算公开情况说明
灌南: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九次主任会议
北京市举办中央单位来京挂职干部培训班
南京森林音乐狂欢节圆满落幕 “音乐马拉松”打造完美视听盛宴
点赞!周坊乡贤捐赠57万多元 助力家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