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医师就像我们的亲闺女,江窑湖的老人身体不舒服,都得找她,她是我们最贴心的人。”在岱山县东沙镇泥峙社区江窑湖,只要说起张水琴,村里人都赞不绝口。张水琴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在社区行医施治已有40余年。
上门医治成了一种习惯
上世纪70年代初,从小爱好学医的张水琴懂得一些基本的医学救助知识,会治常见的小伤小病,做一些预防和急救工作。怀揣着一颗为民的心,她成了泥峙公社生产大队的“赤脚医生”,也开始了她的从医之路。
当时为了彻底消灭血丝虫病,根据血丝虫在人体内的生活规律,每晚9点之后待村民熟睡时,才进到农户家叫醒村民采耳血、涂片、登记,一般要忙到夜晚一两点,有时甚至要忙一个通宵。
可能是一直以来留下的习惯,如今,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张水琴都会上门医治。“只要一个电话,张医师就会帮我把药送来。 ”今年74岁的邱顺利患有心脏病,常年需要吃药来控制病情。“我在张医师这医治这么多年,她最熟悉我的病情,身体不舒服该吃什么药,都不用问,完全信任她。”邱顺利说,“江窑湖村不能没有张水琴,我们都离不开她。”
病人一个电话,她便风雨无阻
江窑湖村地处偏远,村里老年人居多,外出就医十分不便,张水琴便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去年6月的一天,张水琴接到村民吴德昌儿子的电话,原来吴德昌突然头痛难忍,还伴有恶心呕吐的现象,情况很不乐观。张水琴听后二话不说,立刻背上自己的“救命箱”赶往吴德昌家中检查病情。“我知道吴德昌患有高血压多年,如果不及时医治,会有中风的危险。”在张水琴的及时抢救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稳定,在确认患者没有生命危险后才放心离开。
这样为患者第一时间看病医治的事情对张水琴而言早已习以为常。去年6月的一个凌晨,正在家中熟睡的张水琴被一通电话吵醒。当张水琴赶到卫生院门口时,看到一位男子瘫坐在地上,看起来十分痛苦。原来该男子是宁波象山人,在泥峙社区的拷门海滩挖蛏子时,腰部突感剧痛,这才找到了张水琴的卫生院,拨通了挂在窗口的电话号码。
听他描述完症状后,张水琴凭借多年的从医经验,诊断他得了急性肾结石,但卫生院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张水琴赶紧打急救电话,陪着他到医院进行治疗。
“早把村中老人当家人”
记者去采访时,卫生院里坐满了人。记者看到,除了一位正在挂针的病人以外,其他老人都坐在一起聊天,一片欢声笑语,十分温馨。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蒋利球告诉记者,自泥峙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落户江窑湖以来,养老院居住的老人身体都由张水琴检查。“老人们都很依赖张医师,平时就喜欢坐在卫生院,和张医师聊聊天,每天心情都会变得很好。”
除了日常的本职工作外,张水琴还常常组织社区义工活动。每年过年,都会带领村里人给社区里的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帮他们剪头发、洗澡、洗衣服,还自掏腰包为老人们筹备年货。张水琴说:“在江窑湖行医40余年,早已把村中老人当作自己的家人,能得到他们的信任和依赖,觉得特别暖心。 ”
十堰经开区:聚焦162条负面清单 压紧压实“两个责任”
今日起日照企业名称可以自主申报了
河东确定"343"产业发展规划 高质量提升传统产业
2017年我市 新增科技型 小微企业上千家
路滑拖慢“跑腿儿”业务脚步 部分外卖暂停接单
张水琴:社区行医40余年守护村民健康
明威镇:肺结核防治知识讲座进校园
我局召开竣工综合测量集中演练方案座谈会
市招商中心公开招聘市场化工作人员
济宁市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把一捆捆的菜换成一把把的钱
珠海市安监局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
“靶向”政策,精准助力“产业强市”
杭州“最多跑一次”跑出“回家”速度
漳浦县坚持“抓作风比营商环境”八大环境建设
聊城:一村一警务助理全覆盖 家门口有了派出所
江永召开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培训会
我镇男排斩获省运会季军刷新历史
蒋辅义:按照“三高三优”要求 全力推进智能终端产业发展
1-8月煤炭行业增加值增速稳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