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书城捐血站内,自愿献血者前来献血。
原标题:从摊派任务到生活日常 深圳人献血的那些往事
深圳新闻网讯 深圳是中国内地第一个推行无偿献血的城市,第一个为无偿献血立法的城市,第一个实现无偿献血100%满足临床用血的城市……这些都早已载入城市的史册。但是,你能否想象,深圳最初也是依靠层层摊派下达献血任务,并且一度举步艰难?老话说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包括无偿献血在内,深圳种种关爱文化的形成,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许多深圳市民知晓,深圳开始率先推行无偿献血始于1993年。但很少人能忆起,早在1983年3月12日深圳特区成立初始阶段,深圳市政府曾下达过义务献血的摊派指标。
如今时光的轴轮已驶入2018年。许多年过去,在深圳,无偿献血逐渐成了众多市民的健康理念,他们不但定期献血,还带动亲人朋友加入无偿献血队伍。深圳也成为全国首个无偿献血100%满足临床用血的城市。
短短几年实现
向“无偿献血”过渡
今年1月,重新投入使用的东门捐血站在地铁老街站f出口正式启用,吸引了无数过往行人关注的目光。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在东门捐血站玻璃幕墙上,有一段文字简要地记录着深圳率先推行无偿献血的发展历史:1993年,深圳率先推行自愿无偿献血,在东门工人文化宫举行了第一次宣传活动;1995年,全国第一部有关无偿献血的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无偿献血及血液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同年,第一部捐血车进入东门老街的商业圈;1998年,深圳率先实现无偿献血100%满足临床用血;2000年率先成立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2015年,《深圳经济特区无偿献血条例》颁布实施;2016年,深圳已先后十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
“从有偿献血到无偿献血,深圳仅用了短短几年就实现这种平稳过渡。”讲述这段历史时,深圳市血液中心主任朱为刚心潮起伏,思绪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从朱为刚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早在1983年3月12日深圳特区初创阶段,深圳市政府曾下达过指标摊派义务献血,并成立了献血办(后于2006年撤销)。不少当时的亲历者还记得,深圳于1984年在留医部(今天的市人民医院)成立了第一家血站及血库。
“当时,国内很多大城市正在推行义务献血,但受特殊的历史条件限制,当时的深圳经济特区仅有几家医院,人口也少,用血量并不大,市内几家医院的急救用血由血站提供。1993年,深圳在国内率先开展自愿无偿献血,随后仅用四至五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模式的过渡,这些年,街头采血的比例是越来越高。”
“记得深圳于1993年开始推行无偿献血时,很多人不接受,觉得不可行。如今,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深圳已成为第一个推行无偿献血的城市、第一个为无偿献血立法的城市、第一个实现无偿献血100%满足临床用血的城市、第一个开展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的城市。当年的血站站长如今已经七十多岁,在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时,他还曾被评为改革开放百位人物之一。”回顾历史,朱为刚感恩过往岁月中的人和事。
从第一辆捐血车
到街头普及采血
和朱为刚一样,那些亲历者对当时的情景也历久弥新。
1993年5月8日,深圳率先推行自愿无偿献血,在东门工人文化宫举行首次宣传活动。
后来,深圳首位无偿献血者钟振基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那一天,原深圳市血站站长杨春森拿起大喇叭在东门街头宣传无偿献血,吸引了钟振基等四人现场登记,但现场并没有设备无法采血,钟振基是在现场登记后于第二天再到当时的深圳市血站(现深圳市人民医院位置)献的血(四名登记者只有他一人按约定献血)。
两年后的同一天,1995年5月8日,第一部捐血车开进东门商圈。当时,深圳市血液中心献血服务科副主任蓝欲晓刚刚毕业分配至深圳市血液中心工作不久。
“我记得当时那辆车就停在东门工人文化宫那个位置。原本,我们对于无偿献血在深圳的发展前景并没有十分的把握,但现场热闹的场景让我们很意外。”蓝欲晓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活动第一天,就有34位志愿者走上捐血车志愿无偿献血,这让我们很受鼓舞。后来中心购买并装备了四辆捐血车,分别停靠在华强北、罗湖书城和深南路东门中路交会的位置。随着捐血车的增加,献血人数在1995年至1998年间也大幅增长。到1998年10月,深圳已率先实现无偿献血100%满足临床用血。”
蓝欲晓告诉记者,当年开进东门商圈的第一部捐血车,如今已被深圳博物馆收藏并常年陈列展出。时至今年,全市包括宝安、龙岗,共设有40个捐血点。其中,由深圳市血液中心管理的捐血点共15个(包括固定捐血站和捐血车固定停放点和不固定的机动停放点)。目前采集量最大的是中心书城捐血站,其次是东门捐血站。
从流动献血车
到固定献血屋
在深圳,无偿献血逐渐成了众多市民的健康理念,他们不但定期献血,还带动亲人朋友加入无偿献血队伍。
记者于3月16日走访东门捐血站和中心书城捐血站。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走访当天并非周末,却依然有不少爱心市民络绎前往这些捐血站自愿无偿献血。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小黎称,自己在东门附近上班,逛街时就想着来献爱心。因为儿时记忆中有家人因病需要用血的经历,所以希望通过自愿无偿献血帮助和自己有类似经历的人。三十岁左右的创业者小陈则表示,自己路过书城,看到o型血紧缺,所以决定献血来帮助和自己同样血型的人。
据东门捐血站医务人员介绍,尽管因为场地协调等原因,东门捐血车在2017年曾取消停放过很长一段时间,引来不少献血者询问。如今,重新改造的东门捐血站迁往地铁老街站f出口,于今年1月正式启用。“这里前来捐血的人大多是初次献血者,固定献血者则喜欢去华强北现代之窗等大型一点的捐血点。因为大多数人是初次献血,所以大家会问询很多问题,比如献血是否影响健康,针头是不是一次性的,我们都会逐一解释打消大家的顾虑。”护士小刘说。
中心书城捐血站护士小李则告诉记者,中心书城捐血站自2012年投入使用以来,一直深受市民欢迎,2016年12月捐血站又由献血车改为献血屋,环境更舒适宜人了。“中心书城捐血站同时也是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因此也有一些孩子和家长因为社会实践原因接触到无偿献血,也有学校组织学生借每年成人礼组织学生通过无偿献血来纪念自己成人。”
二十多年来,深圳的无偿献血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在临床用血需求每年增长的势头下,未来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目前新建的献血站尽管空间仅40平方米左右,但相比流动的献血车环境相对更舒适。不过,我们还希望献血者在献血时能得到更好的服务和体验。为此,我们充分运用新媒体,开通微信公众号,对献血人群进行提前预约,并分时段开放。目前我们在每个区都设有捐血点。”朱为刚告诉记者。
志愿工作者队伍
不断发展壮大
二十多年来,深圳的无偿献血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培养出庞大的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队伍。1999年12月24日,“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来自深圳的27位市民获得“全国无偿志愿献血金杯奖”。赖嘉河就在这个光荣的队伍中。2000年5月9日,深圳率先成立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隶属于市红十字会,挂牌于市血液中心),这一天对赖嘉河来说,格外难忘。
和赖嘉河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志愿者高敏,“从动员人们捐献全血到捐献机采成分血,再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至最终配型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见证了深圳的无偿献血从一个人,到几人,再到几十个人上百人,直至组成今天庞大的队伍。在这个过程中,我作为一名深圳市民,作为普通的献血者,作为一名无偿献血事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我深深地为我所在的城市感到骄傲!”高敏说。
据深圳市血液中心最新统计,目前深圳有4.02万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并以平均每年2200人次的数量增加。截至2017年12月31日,深圳无偿献血人次达356万,献血量712吨,救助伤病患者119万人次。临床使用的机采成分血于2004年实现了100%由无偿献血提供。目前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正式注册人数达2600余人,其中每年活跃的志愿者人数700人左右。
本版统筹:晶报记者 马骥远
本版采写:晶报记者 彭晶 摄影 刘宁宁
(文中数据由深圳市血液中心提供)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济宁市文物局召开2018年市直文物系统创城工作动员会
天涯区45个村、居委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文明生态保护活动让卫生死角变为居民休闲好去处
孙喆会见新潟国际粮食奖财团代表团
我省将政治标准放在选人用人首位——首关不过 余关莫论
从1993年推广无偿献血至今 聊聊深圳人的献血往事
担保责任过期 担保人免责
[蒲江县]蒲江县荣获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示范城市
一季度荣华山产业组团招商引资实现“开门红”
成都造“黑科技”组团亮相科博会
重要!6日、7日7点到19点 济青北线禁止黄牌货车通行
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
张祥安出席市政府安委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清明小长假万盛黑山谷景区、万盛石林景区门票七折迎四方宾客
市委组织部赴夹金山干部学院开展党性教育培训
五一踏青 用文明守住春色
“最美医护人员”候选人(三十三)陶艳华:俯下身来把心给患者
杭绍台铁路全线获批,设天台、临海等8个站点,目标速度350公里/小时再等等!1小时就能到杭州!
泰兴宣堡镇入选省“旅游风情小镇”
齐家滨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