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长才:乡亲们的“蔬菜大王”

 编者按 2018年既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居党支部书记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身处基层一线,直接面对面服务群众,他们身先士卒、默默奉献,谋良策、促发展,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书写了自己的别样风采。宿迁日报即日起推出《脱贫致富引路人》专栏,报道宿迁各地涌现出来的脱贫致富引路人———村居党支部书记这一先进群体典型。敬请关注。
宿迁网讯(记者 林金萍) “嘀嘀……嘀嘀……”早上8点多,伴随着汽车马达的轰鸣声,新蔡村新科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基地里,菜农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收摘、分拣、包装、过称、装车……一切都井然有序。
“现在村里的蔬菜品种多、产量高、品质好,每天都有10多辆货车来收购,市内的运往南菜市和华东大市场,市外的运往淮安、常州、南京、浙江等地。”正在验货称重的村民刘新中谈起村里蓬勃发展的蔬菜产业,心里有说不出的畅快。
新蔡村是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蔡乡10个村居之一,全村1056户,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一直有种植大棚蔬菜的传统,以前采用的都是低成本的竹竿大棚,每季度都要重新搭建,人力成本大且经济效益低下,因此,新蔡村一度是个贫困村。如今,新蔡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村”,还荣获了“省级菜篮子工程”称号。村民们都说,这都要归功于村党支部书记母长才,是他通过对蔬菜大棚全面改造,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路。
母长才,今年50岁,身材适中,皮肤稍黑,2007年担任新蔡村党支部书记。如何提高村民种植蔬菜的经济效益,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道路,成为母长才上任后最大的一块心病。2007年6月,母长才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在全村范围内推广稳固性好、抗压性好且效益高的钢架大棚,提高村民种植蔬菜的经济效益,打开新蔡村蔬菜种植“新天地”。
大棚改造,想法虽好,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建钢架大棚的钱从哪里来?如何打消村民的顾虑让大家参与进来?技术问题咋解决?销售渠道咋疏通?……“疑问虽然很多,但这么好的致富项目,再难也要想办法上,要让贫困群众早日富起来。”母长才是个犟脾气,认准的事决不轻易放弃。
说干就干,干就干好。母长才立即向乡政府有关领导汇报,并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和群众代表会议,把自己所学知识和村情实际结合起来,科学分析钢架大棚的优势。为消除群众顾虑,他和村组干部首先带头流转土地建钢架大棚种植蔬菜,让老百姓看到钢架大棚的好处。有了村组干部带头干,村民们发展大棚种植的信心也足了。2008年,新蔡村部分村民自发流转800亩土地用于种植大棚蔬菜,而在此之前,全村的大棚种植面积总共才300亩。在此期间,母长才还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深入村民家中普及各种惠农政策,鼓励大家大胆尝试。
就这样,从大棚改造成功,种子入土,到鲜嫩的芹菜、黄瓜、辣椒、西红柿收获上市,大棚蔬菜一季下来亩产值可达八九千元。村民们看到依靠“菜篮子”确实能鼓起“钱袋子”,纷纷主动找到母长才,要求改棚种菜。
让村民们改棚种菜,最大的瓶颈是资金。在母长才努力下,新蔡村的蔬菜产业得到了乡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的鼎力支持,菜农们每建一座蔬菜大棚,区里就给予3000元的扶贫资金支持。同时,母长才还帮助村民做小额贷款,全力扶持钢架大棚蔬菜种植。就这样,新蔡村的大棚蔬菜产业一年一个台阶。目前,新蔡村有400多户从事专业蔬菜种植,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00亩,蔬菜品种有10余种,全村85户低收入户有54户依靠种植大棚蔬菜成功脱贫,新蔡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蔬菜村”。为了让剩下的低收入户早日脱贫,母长才根据每户实际特点,制定了一户一策计划,让扶贫更有针对性,让村强民富的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
“母书记真是好人啊!他心里总装着我们这些菜农,如今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真是要好好感谢他!”村民刘金桥激动地向记者说道。
刘金桥今年61岁,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脱贫前全家年收入不到4000元,是典型的低收入家庭。在母长才帮助下,目前刘金桥家的蔬菜大棚数量已经扩展到9个,年收入5万余元,不仅成功脱贫,还从务工者变成了自主创业者,成功搭上种菜致富的快车。
菜农的观念转变了,种植的规模也上去了,但在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母长才发现,村里的蔬菜种植品种过于单一,销售渠道也相对闭塞,导致潜在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如何有效规避风险,让村民们真正“拔穷根”“挪穷窝”,“扎富苗”“结富果”,成了母长才日夜思索的问题。2016年,在他的张罗下,新蔡村成立了新科蔬菜专业合作社,重点解决村里蔬菜种植品种单一和销路的问题。在和村“两委”充分讨论后,母长才首先带领村干部调整蔬菜种植结构,村民们看到了品种多样化种植的优势后,自愿加入到了调整种植结构的队伍中。目前,新蔡村的蔬菜种植从一开始的芹菜、茄子增加到现在的辣椒、西葫芦、西红柿、黄瓜等十多个品种。“蔬菜品种丰富了,现在一亩地能比以前多收入两三千元。”村民何学琼笑着说道。
品种单一的问题解决了,摆在母长才面前的是如何将销路打开,让菜农的菜卖出好价钱。为此,母长才一方面积极联系市内和南方的各大菜市场;另一方面,他还带领村干部积极与市内市外的大型农业公司联系,通过订单式销售模式,真正做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减少菜农的后顾之忧。
如今的新蔡村,乡间道路干净整齐,满眼的蔬菜大棚一望无边。
“作为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我深知,这些年农村的发展变化和老百姓的幸福生活,靠的是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母长才说,“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第一年,我们作为基层的农村干部代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直接参与者,我一定牢记总书记重要指示,带领全村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

《沈阳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节日里,他们坚守一线
“兴宇华府杯”网球比赛开赛
全市律师队伍发展迅速
继承先烈革命传统 发扬前辈爱国精神
母长才:乡亲们的“蔬菜大王”
“不在服务区”成为历史!中国自主卫星电话正式放号
莲都勇当高质量“消薄”模范
古冶区市场监管局举办“12331”主题宣传活动
我市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全面完成
今晚起至下周一再次进入多雨时段
跨境电商“O2O”线下自提生意旺 人在郑州买遍全球
涉县“五最”工作法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观山湖区开展“禁毒铲毒踏查”营造平安和谐苑区
武警部队全国人大代表来常开展专题调研
德州市旅游商品亮相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
为了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从党的十九大看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管城回族区召开区委第三次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会
灌南县交通运输局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廉政微电影《人生如扣》
云南城投拟收购成都会展 股东大会高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