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从“指挥棒” 当好“店小二”

在扬州,坚持“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不仅体现于连续17年执行好保障民生幸福的“一号文件”上,还有从2014年起连续出台5个服务企业的“二号文件”,在商事制度改革、税费政策落实、减低企业运行成本、规范涉企行政审批等领域一年啃下一块“硬骨头”,营造重商亲商爱商的良好氛围,构建起“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优化营商环境,既是正面“阻击战”,又是“持久战”
2014年2月,扬州出台首个以服务企业发展为主题的“二号文件”,包括涉企审批放权、涉企收费清理、涉企行为规范、金融服务优化、人才资源保障、政企连心互动等内容。此外,坚持问题导向、层层传导压力,成立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20个部门的负责同志成为小组成员,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向企业家传递了政策信号。
2014年5月12日出版的《扬州日报》,用13个整版全文刊登涉企收费“四个清单”内容,企业家和市民争相传阅、收藏,一时间“洛阳纸贵”。
在狠抓涉企突出问题解决的同时,扬州非常注重制度性建设:市优化办牵头制定了8个配套文件,并出台了《关于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工作考核办法》和《关于服务企业工作问责查处办法》;市级机关各部门迅速行动,对照要求制订各自的实施细则。
减章、减时、减负,倒逼职能部门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2015年“二号文件”的主题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包括六大类、23条、75项具体任务,责任主体、完成时效一目了然,体现了法治化、现代化的服务理念,在“减章、减时、减负”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倒逼职能部门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最大限度提高服务效率,解决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5年5月,扬州企业服务网正式上线运行。首页设置了政策解读、权利公开、收费公开、督查通报、工作交流等栏目,企业可以轻松查询到优惠政策、权利清单、收费明细等内容。目前,扬州市涉企信息收集渠道已达6个,分别是“12345”政府服务热线和“82812345”涉企服务投诉热线、市委书记信箱、寄语市长信箱和“企业负责人约见地方领导”联系信箱,初步实现了智能政务。
2016年,扬州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二号文件”,要求建立市、县(区)两级党政分管负责同志走访企业制度,每月到企业走访调研,半年实现百强企业全覆盖;建立市、县(区)两级人大、政协专题调研制度,每季度选择一批百强企业开展考察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建立百强企业联络员制度,在市级机关部门遴选100名副处级以上干部挂钩联系百强企业,专门负责企业项目审批、政策支持和融资、用地、用工问题协调服务和信息反馈等工作。
“百企问政”不留情面,让群众拿“尺子”,帮部门照“镜子”
在扬州,每年一届的电视直播“百企问政”活动,成为政务公开和新闻监督的品牌。活动中,市直重点部门负责人走进电视台直播间,与企业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监督员面对面,接受询问和评议。问政内容,包括部门工作汇报、现场互动、民主测评、专家点评等环节,评议代表和网友以现场提问、电话连线等方式,围绕“二号文件”落实情况进行互动交流。企业代表们很多问题问得“火辣辣”,让现场部门负责人听得“脸红出汗”。最后,评议代表对被问政的重点部门现场打分。
2017年,扬州市发布《关于聚力创新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的意见》,也就是服务企业的第四个“二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创业创新”示范行动计划,推动涉企服务政策集成创新,实施小微企业提升工程,拿出真金白银为企业提供更多优惠扶持。全力推动“进一个门办所有事”“拨一个号管所有事”“上一个网服务全方位”“探索用一个‘屏’近民便民”,实现“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为创新清障、为富民开道。
推进“互联网+”,到政府办事和网购一样方便
“要切实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要切实当好市场环境的治理者,当好支持企业发展的‘引路人’。”扬州市政府提出,着力解决影响和困扰企业的难题,要在涉企惠企的政策落实上下功夫,要在投资建设项目的提质增效上下功夫,要在破解企业发展的要素制约上下功夫,要在创新政企互动的交流方式上下功夫。扬州扬杰电子有限公司新上一条晶体生产线,在生产调试过程中出现“闪断”难题,损失很大。企业在“百强企业服务”微信群里发布了消息,立即引起扬州市经信委、供电公司的重视,第一时间到现场优化供电线路,很快便解决了问题。
“互联网+”时代,到政府办事,能不能和网购一样方便快捷?这是很多人的期盼,也是扬州正在探索的“智慧政务”。2017年,扬州市公布市本级第一批“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和“见一次面”事项清单,涉及发改、民政、公安等38个市级部门,共计542项。此前,施工单位需要跑多个审批部门,审批时间可能长达几个月。现在,利用扬州政务数字化审核系统,“一窗受理”、多部门联合执行审图,在7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极大地节省了企业的办事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扬州市委领导强调,“政府大院本身不产生税收”,“gdp不是靠统计局统计出来的,而是靠企业干出来的”,政府部门要把落实“二号文件”要求作为服务企业的“指挥棒”,把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作为政府部门“店小二”服务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梳理企业反映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下发任务清单,一件一件解决,千方百计、尽最大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真正让企业有获得感。
减负松绑加上政策扶持,释放了市场主体的活力。2016年,扬州市21个项目列入江苏省重大项目库,增量居全省第一。在重大项目建设的有力推动下,2017年,扬州市gdp首次突破500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
记者 王鹏

州领导调研恩施市茶产业发展状况
鹤山区打好服务牌推进“放管服”改革
温湛滨:以“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引领新发展
魏县召开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 专项活动动员部署会
电子血压计到底准不准?
服从“指挥棒” 当好“店小二”
全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工作会议召开
我市大力推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方案
旺苍县构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长效机制
通道全面启动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大检查
片片粽叶裹温情 文明传习暖民心
县安监局开展忆初心系列红色教育活动力创安监工作新局面
未来五日:内江市天气以多云间晴为主最高温达36摄氏度
“五长”联动全覆盖社会治安日趋向好
下河桥西侧的夜摊儿老板们,鸣金收兵!
勇当沈阳振兴发展的排头兵
市卫计委:我市召开中国第19批援赞比亚医疗队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 提高政治站位 依法行使职权
【特大喜讯】柳江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顺利通过国检
大力整治人居环境高要全面提升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