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健康大桂林 增强市民幸福感


某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会诊现场。
信息化改造后,到医院看病一个手机就能“搞掂”。
  有健康,才有小康。市民期盼在新的一年里,去医院看病更方便,医疗水平和服务更完善,桂林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对此,相关部门已经在按市政府工作报告绘制的蓝图精心谋划布局。
  【前瞻】
  健康桂林建设利好不断
  今年桂林市《政府工作报告》提道:落实《健康桂林2030规划》,扎实推进健康桂林建设。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提高疾病防控能力,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推进市级医疗资源整合,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市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我市全面部署推进健康桂林建设,取得的成绩也不少。比如,灌阳县“公立医院集团”建设经验得到国家卫计委充分肯定。我市获批全国首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成为全国13个获批基地之一,也是广西唯一。
  我市还被列入全国中医社会办医试点城市。我市通过创新推出健康扶贫“五级四员”互帮互助联动机制,获得在全区推广。通过“光明行动”、“健康快车”等活动为全市1685名贫困患者开展免费白内障手术。同时,我市率先在全区发行居民健康卡,并在全国会上作经验交流。
  解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卫生计生工作及健康桂林建设利好不断。随着健康桂林的顶层设计基本成形,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以及多项国家政策落地桂林,我市市民将享有更多的医疗卫生实惠,获得感和成就感与日俱增。
  【心愿】
  让看病更轻松方便
  “希望2018年看病排队时间有效缩短”、“家庭医生签约是好事,服务质量更要得到提升”、“看病费用再降下来一些就更好了”……当听说2018年卫生计生工作和健康桂林建设利好不断时,不少市民纷纷寄予厚望。
  从去年11月到今年初,我市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已达往年高峰水平,加上天气多变,市区多家大医院流感患者人满为患。
  李先生的女儿1月初感冒发烧,带女儿到医院就诊成了他心头之痛。他说,由于流感患者太多,早上8点到医院,排队挂号候诊,11点都看不了病,排队耗掉大量时间。李先生希望,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可通过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提高就诊效率,最好通过一部手机就能搞掂挂号、缴费、查询等程序。
  去年,我市在全区率先发放居民健康卡,对于这一好事,家住五美社区的居民廖阿姨对此点赞不已。廖阿姨说,居民去医院看病,几乎每个医院就诊前都要求办一张就诊卡,好麻烦。不过,有了居民健康卡就解决这些问题了。
  廖阿姨提出建议,现在还有一些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覆盖使用居民健康卡,希望不久的将来全部覆盖使用,真正实现全市就医“一卡通”。
  家住文明社区的秦老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受益者之一。秦老说,希望2018年家庭医生多开一些家庭病床服务,全科医生医疗服务质量要有更大的提升,服务内容也要更个性化,双向转诊效率要提高,这样更能得到签约家庭的认可。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市内各大医院的产科接连出现爆满情况,甚至“一床难求”。准妈妈唐女士说,随着扎堆生产的孕妇增多,对产房的需求自然增大。希望2018年生产时,市区医院多渠道拓展产房空间,让孕产妇不为产房病床紧张而发愁。
  【布局】
  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针对市民对卫生计生工作的新期待,市卫计部门及各大医疗机构已经在围绕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公立医院改革、健康桂林建设等方面精心谋划布局。
  针对患者看病“三长一短”(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候时间长,取药等候时间长,医生问诊时间短)现象,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积极融入“互联网+医疗”新模式,近期合作开发了“掌上桂医附院”等信息平台,受到一致好评。
  “现在医院已经率先实现全院无现金支付,到附院就诊一个手机就能搞掂。”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现在医院除了实现掌上桂医附院app缴费外,还开通了微信、支付宝、就诊卡账户支付、云pos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为了方便只用现金付款的患者,医院还开通了充值服务,将现金直接转化为电子卡。这种诊室内外、线上线下的多种缴费方式,明显缩短就诊时间,极大地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
  桂医附院智慧医院的打造,是医院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缩影。
  下一步,各医疗机构将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等五项制度,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全市将坚持“大健康、大卫生”的发展理念,坚持把深化医改作为根本动力,落实《健康桂林2030规划》,扎实推进健康桂林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
  具体举措有,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发挥三级公立医院引领作用,建设医疗集团紧密型医联体,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到基层,让群众足不出县就能把病治好。其中,积极推广灌阳县“公立医院集团”和恭城瑶族自治县“医共体”改革试点经验,乡镇卫生院参与率达到50%,远程医疗协作网实现县域全覆。
  就市民反映的家庭医生服务质量提升问题,我市将扎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着力搭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上级医院的信息互动平台,提高签约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全科医生教育培训和引进,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将坚持预防为主,做好重大疾病防控,落实预防接种、疫情报告处置等任务,推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经验,重点加强中老年人健康及慢性病防控。促进全市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
  在加快推进桂林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方面,我市将完善政策保障,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支持,完善配套服务,落实政策红利。同时大力推进桂林国际智慧健康产业园、桂林仙源健康产业园、桂林旅游综合医院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有效模式,建立2-3个医养结合示范县区。
  我市还将推进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广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行动计划,建立项目进度红黑榜通报制度。加快推进桂林市旅游综合医院、疾控中心检验业务综合大楼、第二人民医院城北医院建设。
  2018年,我市继续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深入推进生育服务管理改革,积极推行网上生育登记,开展生育全程技术服务,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提升妇幼健康管理水平。
  记者支荣 通讯员蓝莹 刘燕 文/摄

受郑栅洁委托 副市长褚银良看望慰问执法时受伤的城管队员
海口志愿服务覆盖所有湿地资源
南麂岛停航5日 初三恢复正常
首届成都医美节将于9月28日-10月4日在成都举行
徐州市就业援助月活动启动
建设健康大桂林 增强市民幸福感
华录集团蝉联全国文化企业30强
雅安市质检所党支部传达学习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
昌邑区明确全年旅游工作方向
公交车上问计于民
姜建军率队调研我市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广元四季度建安工程中材料费价格同比上涨7.9%
市政务中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市质监局领导到经开区企业调研
河南获嘉县开展揭批“全能神”专项宣传(图)
制度生威 责任落实 监管到位渝水区“三部曲”实现耕地保护跨越升级
慢悦书咖沙龙举办今年首次活动 引导年轻人爱上纸质阅读
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民族精神——市职教中心开展清明节祭扫活动
名目繁多 市场无序:变味儿夏令营隐患可不少
市政协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