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崇仁讯 (熊仁华、通讯员崔伟群)崇仁县相山镇山斜村的村民宋国庆,近年来将村中400多亩抛荒地租赁下来种植水稻,成为全国种粮大户。如今,宋国庆年收入30多万元,并常年聘请4个村民帮自己干活,他们每人年收入有三万元。在崇仁县,像宋国庆这样不使乡村土地抛荒且带领村民脱贫的职业农民达2000余人,承包面积突破17万亩,职业农民挑起该县农业发展的新“大梁”。
近年来,为破解土地撂荒现象,该县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积极鼓励农民通过承包或租赁方式大力发展规模种植。为解决职业农民用地问题,该县大力支持各类有资金、懂技术、会管理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组织或个人,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地块流转集中起来,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工商部门对现代农业经营所需土地,由流转方和农民面对面“谈判”定夺租金,工商部门、村委会居中协调,以现金补偿、实物补偿、入股分成、入股分红、补偿加分红、托管、半托管等形式,实现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为帮助职业农民做大规模,崇仁县扶贫办、农商行、就业局等部门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六家桥的麻鸡,白鹭的实木红心柚、河上的葡萄、三山的灵芝……这些拿得出、叫得响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汇聚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该县按照因人而异、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促成新型职业农民与贫困户之间通过农商行信贷资金“捆绑”方式结成对子,并雇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自家农场做工,就地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问题,搞好示范带动,面对面传授农业技术,使贫困户不断提高生产技能,增强发家致富本领。
三山乡聂家村的聂国军,受益于新型农民技能培训,掌握了一手灵芝种植技术。几年前,他在农商行的资助下投资搞林下仿野生种植灵芝获得成功,产品走出国门,远销日韩,收入也相当可观。为带领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他成立江西罗山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帮助贫困农户培训灵芝种植技术,推行统一育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集约化运作模式,采取“电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入社贫困户达30多户,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200亩,野生灵芝原产地2600亩,贫困户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晋源区姚村社区“金牌月嫂育婴之道”培训班圆满结课
潜山县农委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赴江苏学习
阳江推出税收新举措降低企业税负
物 阜 民 康 奋 进 时
怀远荆涂学校开展“预防手足口病”主题班会活动
崇仁职业农民挑起乡村振兴“大梁”
保健品消费防欺诈 执法部门街头“上课”
保靖县人民法院对外发布"悬赏公告" 让"老赖"无处藏身
音乐创演秀《幻乐之城》将实景落户贵州成常态化演出
尊师重教 助力文明
共排查群租房2324户 枫桥街道以高压态势整治各类火灾隐患
成都又一独角兽诞生!阿里巴巴20亿战略投资1919
闻汛早防 未旱先谋
无为县在全市率先推出企业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
市食药监局加强快检室建设 保障高校食品安全
宜章县:长行村镇银行真情帮扶贫困户
全区“智慧司法”建设会暨司法所工作会议代表到呼和浩特市观摩司法行政基层和信息化建设
东营区统计局四举措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
大山洞社区关爱留守儿童 “我跟爱心爷爷学国画”
惠溪路工程加班加点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