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快”:一是工业经济发展争先进位快。界首市规上工业2017年实现增加值147.5亿元,居阜阳首位,位居全省第9位,较上年前进2个位次;增速13.6%,居阜阳首位,已连续三年增速进入全省前四。二是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提升快。市规上工业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625亿元,产销率达到95.5%;完成工业税收25亿元,占财政收入的80%。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488%。三是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坚持“月月开工、季季观摩”,两年新开工项目77个,总投资167.8亿元。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68亿元,同比增长30%,占界首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0%;实施技改项目55个,完成技改投资30亿元;工业投资总量和增速同居阜阳县市区第二位。
“三强”:一是特色产业贡献能力增强。作为界首市主导特色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2017年完成产值497.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6%,;较上年同期增长39.2%,拉动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实现税收20亿元,增长53.8%,占工业税收的80%,较上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二是两新产业占比增强。界首市“两新”产业产值持续高位增长,保持全省首位。“两新”产业完成产值454.6亿元,占界首市工业产值总量的69.4%,较上年提升8个百分点。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219亿元,占阜阳市50%,同比增长36.4%;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235.6亿元,占阜阳市40%,同比增长84.4%。三是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通过科技部调研考察,并获好评。获批国家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界首高分子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全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城市。培育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省级3个。获批省重大科技专项6个,获评省科技进步奖3个。发明专利万人拥有量8.46件,居皖北第一。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0%。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达55家。举办“院士专家界首行”“绿色工业过程国际峰会”等活动,新增院士工作站4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总数达10个。新增挂牌企业55家,总数达到94家,其中新三板4家。被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十条路径之“成果转化之路”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
“一好”:即工业项目争取效果好。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兑现扶持资金3.5亿元。深化银企、银政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企业担保贷款14.83亿元,提供续贷过桥资金4.54亿元。全年为企业争取无偿项目资金4900万元。18家企业31个项目获批制造强省专项资金2767万元,项目个数和资金总额均位居阜阳首位。组织4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污染消减项目,先后帮助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成功获批国家两化融合管理贯标示范企业、国家绿色工厂、国家质量标杆企业,三宝棉纺针织公司荣获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国家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天鸿新材料公司荣获2017年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获批1家省工业设计中心,6家省专精特新企业,3家省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企业品牌质量提升,获批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6个;修订国家标准2项,制定行业标准2项。
贫困户感恩奋进 义务帮村里抓建设
官塘桥路的魅力
一季度全市民间投资领域较为集中
应对京津城际综合检测调试 长途公交地铁保障出行
宿州市粮食局召开全市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座谈会
界首市工业经济呈现“三快”“三强”“一好”发展态势
冲床钻头穿透男童手指 消防员紧急拆卸机器救援
市交通运输局全力奋战冰雪天气保障出行安全
90后春节被掏空 工作一年攒5千元过年花7千多
白云区本科上线率首次破六成
我市首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当庭宣判
我为美丽乡村打call 网友点赞大亚湾环境建设"颜值高"
邮储银行九江市分行召开新进大学生座谈会
丽水“最多跑一次”改革升级版——“无差别受理”正式上线
松柏中心小学2018年秋季开学典礼
我市成功举办2017东莞知识产权国际论坛第二场巡回演讲
“类白噪音”是幕后“推手”
苏州全市外贸呈较好态势
九龙镇举办“服务更多人·温暖一座城”学雷锋公益行活动
下水管“闹病”返污 居民时常夜不能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