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环境综合整治 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记者 董永德
开展城市人居环境整治,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打造城市软实力、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抓手。实施方案指出,今后三年,市委、市政府将围绕“四城联创”目标要求,继续引深“拆违治乱提质”城乡环境大整治攻坚行动成果,突出城市环境卫生、街容秩序、设施建设、生态绿化四项工作重点,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硬环境和软实力同抓,着力补齐城市短板、强化城市环境综合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特色,整体提升城市的承载力、竞争力、吸引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环境需要,努力建设绿色宜居文明和谐美丽新晋中。
三年工作目标
2018年10月到2019年5月底前,市城区力争完成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初审验收的各项工作;2019年12月底前,力争实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目标。
2018年12月底前,市城区全面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的基础达标工作;力争2019年4月底前,完成正式申报;2019年12月底前,力争完成全国卫生县城全覆盖;2020年市城区力争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城市。
2018年底前,市城区力争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攻坚突破任务;2019年12月底前,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行巩固提升;至2020年10月底前,努力迈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
到2020年,市城区、县城区违法建设得到全面治理,新增违法建设得到严格控制,环境乱象明显改观,设施功能基本完善,城市秩序整齐规范,生态空间有效保护,景观风貌特色凸显,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城乡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城市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
实施方案中,城市人居环境整治有4大类27项。其中:环境卫生方面,提升环卫清扫保洁质量,主、次干道达到“五无五净”,小街巷达到无“四无四净”;完善垃圾收运体系,设备设施全部实现密闭化;加快垃圾处理场建设,到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8%以上;开展垃圾治理,实现存量垃圾全面清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进“厕所革命”,到2020年,我市达到每平方公里3至5座公共卫生间。
在街容秩序方面,清除各类违法违规设置的广告、标识;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到2020年便民市场的数量、管理运营达到“四城联创”标准;对交通秩序、违法建设、施工工地、建筑外地面、城市“蜘蛛网”、公共设施、单位小区环境等进行综合整治。
在设施建设方面,加快路网建设,到2020年,全市新建、改造城市道路230公里,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15%。加快城市照明设施建设,市城区城市道路及公共场所、主干道装灯率达到100%,县城区城市道路照明装灯率95%,主干道的亮灯率100%。加快地下管网建设,到2020年,全市新建改造供水管网208公里,供水水质进一步改善,供水普及率保持100%。新增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年,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6%,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5%。新建燃气管网300公里,燃气普及率达到98%。加快排水设施建设和污水治理,市城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6%、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平均达到22%,太谷、灵石县完成污水处理厂新建,平遥、榆社、左权县完成扩容改造,其他县(市)因地制宜推进污水处理厂设施建设;对黑臭水体、市政设施实施治理和维护。
在绿化生态方面,大力实施园林绿化建设,到2020年,全市绿地率达到33.68%,绿化覆盖率达到38.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4平方米/人。全市建成各类绿道3000公里。
加强生态景观廊道建设,2020年,全市建成城际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等各类示范绿色廊道。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到2020年,建成区海绵城市面积达到20%,城市品质得到提升。开展园林创建活动,力争11个县(市)城区每年申报创建1个星级公园或园林式小区、单位、道路。修复城市生态,到2020年,基本完成城市、县城建成区及郊区受损山体、水体的修复,治理城市河道6公里,提高绿化养护水平。
2018年,怎么做?
2018年,我市的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将围绕城市设施提升、提质,城市环境提标、提档,城市管理提速、提效展开,确保在环境卫生、街容秩序、市政设施、绿化生态等方面全面改善,实现突破。2018年年底前,市城区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攻坚突破任务,全面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的基础达标工作。
一是提档环境卫生,切实解决“脏”的问题。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80%以上,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完成60%。加快“厕所革命”,增加公厕数量,优化布局结构,提升管理水平。
二是整治街容秩序,切实解决“乱”的问题。全面推行“三勤合一”联勤联动模式,加大对广告标识设置、马路市场管理、交通行停秩序、城市“蜘蛛网”的整治,加强施工工地、小区环境的管理,加大对违法建筑的处理,实现城市秩序由表及里明显改善。每个县(市)年底前至少打造一条高标准的示范街。
三是升级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弱”的问题。强化路网支撑,夯实城市骨架;加快管网建设,畅通城市血脉;加大城市亮化,加快排水设施建设和污水治理。全市新建改造道路完成130公里,城市道路照明装灯率达到90%,主干道的亮灯率达到98%,黑臭水体整治达到100%,实现地上、地下同步推进,面子里子同步提升。
四是优化生态环境,切实解决“绿”的问题。加大生态景观廊道、海绵城市建设,提高绿化养护水平,全市新增绿化面积21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3.6%、绿化覆盖率达到38.4%。形成规划建绿、拆违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的工作格局,努力打造“一半森林一半城”的城市生态。
湖南高速112个固定测速点公示 岳阳辖区有6处
车停黄陂却收到武昌违停信息 交警:取证识别错误
“防”字为先“安”字当头 菱角塘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关于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
中高考期间和考前半月内惠城区将严控噪声污染
《晋中市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解读(下)
让农民工过上快乐新年 涪城法院三举措“治欠保支”
榕城区扎实推进扫黑除恶斗争 打掉黑恶势力团伙12个
深圳市殡葬管理所关于生命文化园地形图测量的采购公告(第二次)
越城区:重中之重抓好六张报表
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到广州市建设工程招标办调研
南充市统计局集中组织学习《领导干部统计法律读本》
今晚,一起感受诗中的清明
市食药监局强化监管 确保节日期间食品消费安全
市体育局:环中原2018自行车公开赛淅川举行
市领导带队调研凤新街道综治中心建设等工作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朔州代表团代表之声
晋城:皇城村入选2017名村影响力十佳
怀柔将在科学城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市邮政局认真学习 《快递暂行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