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再添新技术 全省首例隔震技术工程在合肥投入使用

  合肥在线讯 (记者 李静) 4月3日下午,合肥市城乡建委组织召开了省标《屈曲约束支撑结构技术规程》宣贯会暨建筑减隔震技术应用观摩会。来自全市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地震工作机构、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医疗、教育系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审图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等相关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约1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此次会议标志合肥市隔震技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首次成功尝试。
建筑减隔震技术应用观摩会现场
记者了解到,隔震技术是在房屋基础或底部与上部结构间设置橡胶隔震支座等部件组成具有整体复位功能的隔震层,以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达到预期防震要求,这种以柔性材料增加刚性建筑抗震效果的思路是一种“刚柔并济”的抗震新理念。
  合肥市地处著名的郯庐断裂带南段,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为提升合肥市重要建筑的抗震水平和防灾救灾能力,2014年8月,合肥市城乡建委联合市直五部门下发《关于在我市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抗震新技术(减隔震技术)的通知》。合肥168中学按照文件要求,2015年率先在体育馆建筑中采用隔震技术,2017年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全省首例采用隔震技术的项目。
建筑减隔震技术应用观摩会现场
隔震技术,在投资造价增加额不大的情况下,较大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一方面不仅提高主体结构的安全,更能减少建筑装修和室内仪器设备受震动环境破坏,提高室内人员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另一方面在超烈度地震作用下,隔震效果明显的建筑物可以成为震后应急避难场所和指挥中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近年合肥市建筑抗震新技术推广取得了一定成绩,隔震、消能减震等技术均有应用。其中不仅在合肥168中学体育馆采用隔震项目,还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建大楼、花园宾馆改造工程、新地中心主楼等新建建筑中和元一柏庄小学、寿春中学、电子工程学院等加固改造工程中采用消能减震技术。
  据悉,这种“刚柔并济”的抗震技术正在逐步应用于人口密度较大的建筑中,合肥市已突破抗震技术理论层面的研究,从实际工程项目中贴合民生地采用抗震隔震技术,降低因地震造成的人员生命安全的危害。合肥市坚持创新抗震技术和理念,不断改进传统技术,增强建筑生命强度,今后市直相关部门将加大抗震新技术推广力度,加强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积极鼓励推广建筑抗震技术应用。

让区"站排头、争一流"一年为群众办事12万件
宁德市检察机关宣传森林防火成效明显
化州中垌镇白石村 实现村道硬底化村民出行不再难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茂名获评先进集体
常务副市长王锦山、副市长李国向到遵化市国土资源局听取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抗震再添新技术 全省首例隔震技术工程在合肥投入使用
天易经开区特种线缆与特飞所战略合作
黄岩:区档案局为浙江新菱电机有限公司送上“妈妈式服务
我市对无合法来源凭证进口商品开展联合执法活动
修文:小故事大道理,红领巾相约中国梦
市政协机关党委开展庆“七一”暨主题党日活动
市国土资源局开展“体验式”警示教育
六国齐奏“欢乐颂”哈尔滨—东盟及日韩旅游推介会举行
丹阳开发区日产园连续4年园区总销售增长100%
市政务服务中心专题学习阜城建设管理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观摩推进会精神
清镇市商务局三措三强加快商贸经济发展步伐
在小小的静谧空间里诵读起来!朗读亭入驻深圳大学
为未成年人穿好“司法外衣”
市委巡察组反馈意见 被巡察单位照单全收、扎实整改
[蒲江县]蒲江县积极开展 “红盾春雷行动2018”联合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