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起加快现代化新滁州建设的磅礴伟力


第六届中国农民歌会演出现场。(资料图)
大型歌舞话剧《走出阴霾迎霞光》。(资料图)
滁州网讯 近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高举旗帜、凝心聚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宣传工作“八项工程”为总抓手,组织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四个十”、文艺创作“十个一”、文明创建“八个一批”等工程项目,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实现了正面宣传持续做大、网络宣传高潮迭起、社会宣传遍地开花、主题宣传精彩纷呈,为冲刺总量全省第三、建设美丽新滁州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
举旗定向 意识形态领导权不断增强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引伟大的事业。
我市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筑牢思想基石,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力学、细照、笃行,真正把讲话精神转化为工作成效。
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夯实理想信念之基。在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上,组织开展“百团千人万场”宣讲活动,形成声势,力求实效,推动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认真抓好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广泛开展“送理论进基层”活动和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累计宣讲1000多场,受众超50万人次。整合平台资源,打造更具影响力的高端理论学习品牌“滁州大讲堂”,举办了6场报告会,邀请金一南、胡锡进等著名专家学者作报告,获得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好评。
“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有力有效开展。做到了“六个率先”:在全省率先动员部署、率先成立组织机构、率先制定工作清单、率先完成专题研讨、率先建立联系制度、率先推荐阅读篇目。
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现全省“三个率先”。率先出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六项清单、率先完成风险点排查并出台重点风险点防控要求、率先出台意识形态领域突发问题应急管理办法,加强各地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督查,意识形态工作引导力管控力进一步提高。
围绕中心 舆论宣传引导唱响主旋律
一篇篇新闻稿件,一幅幅摄影作品,一个个影像镜头……广大新闻工作者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形式,大力宣传滁州成就、讲述滁州故事、展示滁州形象、凝聚滁州力量,为追赶超越传播正能量,为改革发展奏响最强音。
十九大精神宣传有声有色。在宣传上,内宣外宣共同发力,网上网下一同推进,深入宣传精神实质,及时反映落实举措。开展“砥砺奋进的五年”重大主题宣传,开设“喜迎十九大”“十九大精神在江淮”“十九大精神与我们这一行”“学习贯彻十九大 开启发展新征程”等专栏专题,推出重点报道400余篇(条)。
对外宣传有新提升。在中央级主流媒体头版刊发单篇稿件7篇(条),在省以上主流媒体刊发重头稿件2000余篇(条),推出外宣专版100个,特别是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集中报道滁州市公立医院改革,《安徽日报》连续刊发3篇头版头条报道并配发评论员文章,一大批国家级、省级新闻媒体集中大规模报道我市援藏律师陈贤、曹旭夫妇事迹,都引起了强烈反响。成功举办“大江北时代的滁州机遇与策略”战略研讨会,城市形象宣传片《back to滁州》获中国广告年度实效案例大奖,进一步展示了美丽滁州形象。
网络宣传精彩纷呈。联合凤凰网、新华网、新浪网开展“凤观滁州 气越淮扬”“新华视角 滁州故事”“浪客滁州行”全媒体行活动,全面展示滁州“五大发展”成就,网络阅读量近3亿,宣传效果均前所未有。
社会宣传创新机制。全市摸排2000多个重要社会化宣传资源,实行点线面分类管理、一二三分级响应,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农歌会氛围营造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凝魂聚力 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入人心
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滁州好人”德耀皖东大地,“安徽好人”感动江淮热土,“中国好人”树立时代楷模,一个个动人的事迹,演绎出新时代的滁州文明新风尚,凝聚了全社会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
重大典型不断涌现。援疆律师陈贤、曹旭夫妇当选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是滁州籍人物当选第一例,也成为继沈浩之后我市的又一大全国先进典型。张国秀当选第三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刘寿宝入选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此外还涌现了陈祥元、吴微、钱宗清、彭涛、苏武等一批先进典型,引领了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凡人善举层出不穷,6人入选中国好人、17人当选安徽好人,省级以上好人数位居全省前列。
文明创建有新成果。去年来,我市深化拓展“践行核心价值 打造好人滁州”主题实践活动,举办道德讲堂总堂暨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好家庭 好家风 好故事”演讲比赛、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等,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评“十佳志愿服务”典型9个,建成市民广场、龙蟠河公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公园),滁州好人馆面向公众开放,参观人数近万人次。道德信贷工程提质扩面,全市883户好人取得授信,授信总额7.2亿元,268户用信5.7亿元。开展《滁州直击》视频监督,敢于揭短亮丑,倒逼文明创建常态化,推动城市管理水平提升。我市获批第四届安徽省文明城市和第三届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天长市获评全国文明县级市,其他县(市、区)全部获奖,实现满堂红。
传承创新 文化繁荣发展迈出新步伐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我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提升滁州文化创新力、竞争力和软实力。
文艺创作硕果累累。黄梅戏《大明朱元璋之斩婿》在全市巡演,凤阳花鼓《中都鼓韵》在安徽大剧院展演,现代黄梅戏《一个都不能少》、百米书画长卷、歌曲《醉美滁州情》等一批力作创作完成。组织凤阳花鼓、凤画参加2017意大利—中国文化艺术节,受到热烈欢迎。组织赴台湾进行媒体和文化交流,开展“台湾十名家中国画联展”,扩大了文化交流合作。
文化产业发展稳步提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年度4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全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完成投资近7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清流文化街区、定远古城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省重点扶持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数2个,9家企业上榜省民营文化企业100强,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园区建设现场会在滁召开。4家文化企业荣膺南京市文化产业“金梧桐奖”,数量位居我省都市圈城市第一。
公共文化服务有新进展。市博物馆正式开馆,市图书馆新馆即将建成,省级农民文化乐园、社区市民文化乐园和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30个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全部完成;策划开展“出彩滁州人”周周演、“戏曲进校园”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我这五年”第三届“醉美滁州”网络文化作品大赛、网络达人秀、灯光音乐节、“我把颂歌献给党”等系列网络文化活动,丰富了文化活动载体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镌刻属于今日印记,创造辉映未来荣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不断开创滁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冲刺总量全省第三、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全面开启美丽新滁州现代化征程提供更加有力的思想舆论保证和精神文化条件。

[蒲江县]第八届成都有机农业论坛将于6月2日在成都蒲江召开
查处违法砂石船14艘次
广纳英才 常州启动2019届名校优才引进计划
为渔民免费发放北斗终端
市科协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
汇聚起加快现代化新滁州建设的磅礴伟力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正式更名为东部机场集团 注册资本增至120亿
全国人大代表聂永平建议切实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卫辉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全球首个无人驾驶实训基地在贵阳正式启用
党旗飘扬在项目建设一线
亳州市第一届突出贡献人才、首席专家、拔尖人才和优秀人才名单公示
吉安县引进新项目打造现代农业强劲引擎
老人想种菜买不到菜苗 热心志愿者帮找到栽上
滁州市旅游局调研小岗村景区5A创建工作
海盐县百步镇着力打造国内领先集成家居产业园
市外侨办组织生活会辣味十足
南安:建立编制“周转池” 促进高层次人才引进
海云数据:运用大数据降低航班延误率
全国人大法工委调研组来景德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立法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