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线条”编织征迁安置服务网

今年以来,南浔经济开发区把万亩平台征迁作为“一号工程”,随着征地拆迁范围日渐扩大,农村拆迁人口日益加剧,服务资源优势互补难等问题日渐凸显。开发区找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着力点,以服务农村拆迁人员为支点,带动社会各方力量,构筑和谐的征迁氛围。 强化红色“引线”,织牢干群连心网。注重发挥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党小组结对困难家庭“1+x”暖心帮扶机制,每个党小组或者党支部至少结对5至6户拆迁困难户,进行日常生活帮扶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党内关爱,严格执行村干部和机关干部联系老党员、困难党员、退职干部制度,开展拆前拆后走访慰问。为了确保征迁服务能够常态化,开发区专门建立起农村征迁服务网络,网格化划分整个征地拆迁区域,机关干部全部下沉网格,全面摸底调查区域内高龄、空巢、残疾等困难人员情况,掌握一手信息,建立专门档案,并不断收集拆迁人员拆前拆后的诉求,提供精准服务。与此同时,进一步优化党组织设置及功能,合理设置8个拆前工作党小组、 12个拆后服务党小组等临时党组织,提升征迁区域党组织的服务引领功能。 加固红色“细线”,织密互助服务网。利用征迁区域内在册党员资源,推出“2+1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项目,关爱待安置困难户,即2名党员就近结对1户待安置困难户,提供基本生活救助、卫生保健、心理健康辅导等温情关爱服务。在党组织关爱待安置困难户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党员作为志愿者就近“1+1”开展结对帮扶服务,上门“红色代办”,为他们提供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过渡安置场所入住代办手续,为他们送去米、油等生活基本慰问品。不单是在马嘶村、庠上村等拆迁区域,开发区其他行政村都涌现了党员志愿服务组织,以邻里互助组、亲友相助、志愿服务等模式,聚焦空巢、孤寡、高龄、病残等重点服务对象,通过日常帮扶和慰藉,给拆后人群送去温暖服务。 整合红色“边线”,织就自助服务网。为了给征迁工作提供阵地的支撑,开发区发挥基层党组织、村委会等作用,积极培育征迁服务社会组织,支持拆迁村建设拆迁过渡服务设施,鼓励整合利用便民服务中心、党建活动室等公共资源,建设拆迁过渡期服务设施,为孤寡、独居、贫困、残疾等拆迁人群提供多种形式的关爱服务。开发区新安村依托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打造老年过渡安置房,针对村里110余名拆迁未安置的老人,发挥党员志愿者力量,提供餐饮、洗漱、卫生保健等日常照料服务,截至目前, 60间过渡安置房全部住满。在此基础上,拆迁村一改传统的走访慰问模式,从拆迁人群的需求出发,在给予日常关爱服务的同时,由村党支部培育的志愿者服务团队,定期开展买房购房知识讲座、防诈骗事项讲座、心理抚慰谈话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组织各类学习型、分享型小组活动,帮助拆迁农户尽快安置,接受新环境,获得新生活。(湖州日报)

明起成都新开两条公交线 加强片区与地铁站联系
我市“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便民服务模式上线——
新化县水车镇大同中学举行“青春与生殖健康知识”讲座
龙城高速龙湖互通开通仪式举行
淡水东门桥明起全封闭管制一周 机动车辆禁通行
“红色线条”编织征迁安置服务网
【科技】“纸变钱”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
乐山召开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专题工作会
端午到瘦西湖体验传统习俗到唐子城看祭祀屈原活动
市教育局开展检查包括消除大班额落实情况等八方面
导演团队解密省运会开幕式亮点科技艺术完美融合古今画卷精美呈现
兴文县促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增量提质
羊台山毁林|王海龙:要从源头规避类似事件再度发生(视频)
过去一年芜湖政府部门 “三公经费”大幅下降
洛宁县召开办公室系统工作会议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动员会
我县举行2018年农药经营人员教育培训班启动仪式
温情一幕!热心市民发现3岁男孩走失 照看一整条街后报警
川汇区“125”指挥部:半年休了6天假
华农主办国际荔枝产业大会,打造广东荔枝“金字招牌”
和林县召开政府党组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