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贵州景区一角。
■题记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最大化,确保大生态战略行动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样板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这是清镇市近年来的发展目标,全市上下围绕这个目标,努力奋进,成绩斐然——201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6.5%,出境断面鸭池河水质优良率达100%,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贵阳市位列第一,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6%和95%。
践行三大行动 促进污染综合整治
今年5月1日,清镇市红枫生态体育公园开园迎客。当天,许多市民来到公园,游乐、散步、骑行,公园里一派热闹景象。
“原贵州省水晶有机(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工艺排放,造成了东门河上游左二支流沿岸土壤汞污染。”清镇市生态文明建设局副局长袁志东介绍,这个污染问题受到省市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经有关机构组织专家多次论证,决定以“覆土植物修复”为主的治理方法,通过建设生态环保公园,改良修复土壤,因此建了红枫生态体育公园。从2017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已经治理农田土壤570亩、覆土10万余立方米、河道清淤3.4公里、种植各类乔木6000余株、灌木及地被植物300余万株。
利用建设红枫生态体育公园,成功改良修复土壤的案例,是清镇市近年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中“净土”行动的成果。通过“三大”行动,清镇市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
在“蓝天”行动中,清镇市通过拒绝污染项目进入,实行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开展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快发展绿色低碳项目,扩大新能源公交车应用,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等措施,实现了空气质量不断提升的好成绩。此外,清镇市今年还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加强对区域内高污染燃料的管控,管控面积达80.0681公顷。今年前5月,清镇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3%,综合指数为3.52,已连续5个月位列贵阳市第一名。
在“碧水”行动方面,2014年,清镇市对红枫湖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核心区范围内的两个村三个村民组进行生态移民搬迁,共投资4.5亿元完成了363户8.7万平方米的搬迁拆除任务,并对拆除的建筑垃圾实施转运清理和对房屋建筑原址实施生态修复,强力推进红枫湖生态移民工作。2017年,清镇市又对红枫湖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剩余两个村四个村民组195户729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着力将红枫湖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打造成生态“无人区”,绿色“聚集区”,推动红枫湖饮用水源水环境持续改善提升。同时,清镇市关停取缔红枫湖一二级保护区内的餐饮烧烤等,拆除红枫湖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违章建筑。在“碧水”行动强力推进下,目前,红枫湖水质整体稳定在ⅲ类以上,取水口达到ⅱ类。
同时,清镇市开展“净土”行动,详查全市土壤污染状况,共确定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43家、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1块、划定详查单元107个、核实农用地详查点位907个,实施汞污染历史遗留问题整治,目前已对560亩土地覆土4万余立方米,厚度最少处有1米,最高处接近3米,并进行河道底泥清淤、植被修复等工作。“净土”行动让受污染土地得到治理,更多生态植被得以恢复,全市绿地面积不断增加。2014年至今,清镇市完成人工造林9.14万亩,封山育林9.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6.5%,森林林木蓄积达244万立方米,实现了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蓄积同步增长。
实施四大举措 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编制环境总体规划、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公园及城市绿地建设、加速营造林建设,这是我们强力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四大举措。”袁志东说。
清镇市从顶层设计上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全省第一个县级环境总规——《清镇市环境总体规划(2015—2025)》,划定了全市生态红线,减少审批成本。据统计,自《清镇市环境总体规划(2015—2025)》实施以来,共否决31个不符合环境保护相关规定的项目。
清镇市还依托石漠化治理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等,大力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实施完成造林面积48360亩,完成投资6599.8万元。其中,林地上造林完成投资4896.2万元,补植补造及幼林抚育完成投资792.5万元,退耕还林完成投资911.1万元。
在加快公园及城市绿地建设方面,清镇市明确“千园之城”建设工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从生态、文广、住建、城投等部门抽调人员组建工作专班,负责指导、督促、调度各责任单位建设和信息、资料收集工作。同时,清镇市坚持规划引领,编制了《清镇市公园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拟定在“十三五”期间,全市建设城市公园、森林公园、山体公园、湿地公园、社区公园等各类公园110个,并按照建设、投资主体、属地管理等原则进行责任分解,明确各公园建设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此外,在公园建设中,清镇市以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目的,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强、生态景观美的国有森林和竹林资源建设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
营造林建设也是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截至目前,清镇市共投资6034.06万元,完成2015年至2017年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30300亩,项目建设涉及8个乡镇96个村,其中生态林造林面积8188亩;投资1705万元,完成2015年至2017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造林面积67583亩,项目建设涉及暗流镇、新店镇、流长乡的鸭池河、沙田、东风湖和三岔河四条小流域;投资3134.13万元,完成2015年至2017年环城绿化建设工程造林面积4934亩,项目建设涉及新店镇、犁倭镇、站街镇、卫城镇、红枫湖镇、巢凤社区、红塔社区、新岭社区、红新社区等的33个村。
探索五位一体 共建共治生态环境
今年4月12日,清镇市生态保护法庭对犁倭镇罗星养殖场实施诉前禁止令,要求养殖户停止对外排放污水,并立即采取措施,对已经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必须消除污染隐患。这是清镇市生态保护法庭发布的2018年首个禁令,这个禁令,对心存侥幸的企业起到震慑作用,有力推动了环保执法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为提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水平,创新环境社会治理,促进经济发展,清镇市探索建设了环境保护社会共治模式,即“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社会治理体系,并制定《清镇市环境社会治理试点工作方案》,以站街镇为试点,积极探索建立企业自治、群众监督、人民调解、行政执法、司法裁定有机结合的“五位一体”共建共治环境治理模式。
同时,清镇市加大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力度。一是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红枫湖饮用水水源地生态补偿力度,针对具体森林、湿地、河流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体系、补偿方式和保障体系,为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方法和经验;二是紧扣红枫湖镇“保湖”与“富民”的目标,制定《红枫湖镇综合目标考核体系(试行)》,在红枫湖镇开展绿色gdp考核试点工作,取消红枫湖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指标考核,将生态环保工作中涉及的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拆违控违、森林覆盖率等17个考核内容作为红枫湖镇年度综合考核的重点指标。
今年4月18日,清镇市在流长乡马场镇举行“清镇市2017年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异地恢复暨生态修复行政司法联动现场会”。此活动是清镇市积极开展生态修复,最大化消除生态破坏后的影响,探索建立公众参与、行政执法、司法联动“三联动”机制的一个举措。
“为确保对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的执行取得实效,惠及民生,市委政法委、市检察院、市生态局将生态修复与大生态大扶贫工作相结合,选用农民退耕还林和纳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的土地进行种植,由违法企业、单位和个人共同出资实施建设,苗木存活后交由土地承包农户进行管理,产生的所有收益归农户。”据清镇市有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已督促单位或个人进行原地生态恢复468.5亩,不满足原地恢复条件的270亩,采取集中恢复方式进行,分别在流长乡马场村生态修复基地种植果树190亩,红枫湖镇芦荻哨村生态修复基地种植柳树80亩。
今年,为全方位强化森林保护工作,清镇市整合公安林业派出所、生态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力量,对办理的各类生态环境案件,邀请生态保护检察院、生态保护法庭、生态保护联合会、公安及相关部门,对发生的案件集中研究、分类处理,强化了互动执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执行力,有效打击了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目前,清镇市共查处破坏林地和滥伐林木刑事案件129起,收缴罚款976万余元。
“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减少了管理成本,促进大生态与大数据的融合发展。”袁志东介绍,清镇市还建立和完善了全市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利用大数据平台整合全市五家国控、两家省控污染源以及五家污水处理厂分散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及时掌握全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守护保卫好清镇的生态环境。”袁志东说。
■亮点点击
工业企业退城进园
清镇市将二级保护区内的清镇发电厂、贵州清镇天筑绿色墙材有限公司、贵州正和加气混凝土有限公司等企业搬迁进园区,先后关停清镇市建南水泥有限公司、清镇市黔桂建材厂、贵州华电清镇发电有限公司、五矿(贵州)铁合金有限公司、贵州苗岭建材有限公司、贵州化肥厂有限责任公司、清镇东方实业有限公司、清镇市宏利达矿业有限公司、清镇市宝城铸造有限公司、清镇市湘黔铝铁铸造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高耗能企业,淘汰产能约76.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4752.18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8.22吨,节约标煤129.18万吨。
实施东门河三年变清工程
清镇市总投资39122.63万元,实施东门河三年变清工程,新建处理规模每日2万吨的娃娃桥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每日1万吨的争旗冲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东门河主干流清淤工程、争旗冲支流清淤工程及朱家河支流清淤工程,娃娃桥1号分洪隧洞、娃娃桥2号分洪隧洞及排水大沟工程。目前,已完成东门河主干流及其支流清淤工程,清淤近6万立方米;娃娃桥污水处理厂、争旗冲污水处理厂土建主体工程即将完工,已进入设备采购安装阶段。
林业生态建设工程
清镇市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造林绿化、环城通道绿化、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2014年至今,完成人工造林9.14万亩,封山育林9.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6.5%,森林林木蓄积达244万立方米。
(记者 帅弋/文 记者 杨婷/图)
衣服的“穿”越:从“黑灰蓝”到多姿多彩
长城网:保定徐水区举办宪法学习宣传知识竞赛
中棉所研学行
我县夏粮生产顺利结束
滨州交警发布:更便捷 微信可以缴纳罚款
引人入胜!清镇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样板区
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我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成立
市区启动首轮房地产市场“双随机”抽查
昌黎县特教中心举行升国旗仪式
李新元在覃塘区调研时要求加大招商和项目建设力度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我市“环境违法打击年”活动初显成效 一个多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0宗
注意!今起买机票又要多花一笔钱了!
男子酒后驾无牌摩托车送女朋友上班 遇检查撞倒交警后被抓
客串木工被电锯劈伤脸 专家:操作时佩戴防护面罩
婺源打掉一攀爬入室盗窃团伙
《诗经》特种邮票在孔子故里曲阜首发
张敬华蓝绍敏张岳峰左俊出席宁马两市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
数字铜川地理空间框架项目通过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正式验收
岳麓区农林畜牧局督查含浦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