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看到了一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中央创新区建设令人振奋,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让人期待,对南通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昨天上午,在我市重点工程建设现场,前来视察的市政协委员们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中共十九大召开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之年成绩如何?如何做好协同发展、民生改善文章?在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前,市政协委员受邀前往施工现场,看建设、聊发展、绘蓝图,视察我市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的成果。
昨天,参加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全体市政协委员、特邀成员以及住通省政协委员和特邀列席人员,在市政协主席黄巍东等领导带领下,分两批实地视察营船港生态廊道、朝阳路、五山森林公园军山片区、啬园路隧道工程、植物园、跃龙路拓宽改造工程、曹顶纪念公园、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江海大道站等重点工程建设现场,实实在在感受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成绩。
市政协民盟界委员,南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石健尤为关注生态环保建设。她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近年来,南通铁腕治污,打好“治水、治气、治土”三大战役,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大剧院、美术馆的建设,南通人民盼望已久。”市政协常委,市文广新局副局长王霞说,南通基础文化设施与城市经济规模、社会发展极不相配,由于受场地限制,国家级、世界性大型文化活动和文化赛事都无缘南通观众。大剧院、美术馆的建设,是我市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迫切要求。这些年,政协委员一直鼓与呼,希望早日建设大剧院、美术馆。
全长39.1公里、设站28座……站在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江海大道站施工现场,市政协委员,民进市委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张徐剑一连报了好几个数字。他说,与很多城市一样,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会遇到交通拥堵、人员拥挤等暂时性困难,需要我们全市人民给予理解和支持。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更应责无旁贷地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各方面工作,让轨道交通早日完成,造福南通人民。
虽然天空飘着小雨,但委员们的热情不减。两个多小时的视察中,他们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南通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市政协文艺界委员,南通市图书馆副馆长顾惠冬说,南通这些成绩是党委政府带着全市人民踏踏实实干出来的,老百姓的获得感特别强。“天蓝了,水清了,城市变美了,人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市政协委员,港闸区政协副主席、区工商联主席张东华说,展望未来,我们都感到非常振奋,充满了干事创业的热情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