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网那坡9月18日讯(通讯员 张扬程)那坡县百省乡百坎村位于那坡南部边境地区,海拔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桑树生产与蚕儿生长发育,全年蚕农可养蚕12-14次,区域内空气、土壤、水质无污染,开发绿色蚕桑具有良好自然条件。百坎村共256户116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226人,种桑养蚕户118户,其中养蚕贫困户38户。2016年至2017年,百坎村实现脱贫摘帽17户,其中通过种桑养蚕产业实现脱贫12户,桑蚕产业助推贫困户脱贫率达70.58%,桑蚕产业助推脱贫在百坎村取得显著效果,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宣传推广。
党建助推模式显成效。百坎村以“党建+产业”模式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党员示范带动方式,加快推动桑蚕产业发展。百坎村推行“支部+党员户+农户”帮扶模式,村干部负责包片帮助和指导贫困户发展桑蚕产业,党员负责包户联系帮扶发展桑蚕产业,目前7名村干部中有6名村干部种桑养蚕包片到12个自然屯联系帮扶发展桑蚕产业,养蚕党员户18户全部联系帮扶贫困户,实现贫困户桑蚕产业联系帮扶全覆盖。百坎村党支部书记李道文是种桑养蚕致富带头人,为了带动村民发展桑蚕产业付出了不少心血和努力,在自己耕地不足情况下,自己率先通过租地连片种桑12亩,建立了200平方米的标准化大蚕养殖室,是蚕农们学习取经重要场所;建设100平方米的小蚕共育室,把蚕蚁培育大后供给农户养殖,蚕农可就近取小蚕养殖,减少了成本也更放心。在“支部+党员户+农户”党支部核心作用下,全村以桑蚕产业为重点的产业转型成效明显,“一村一品”的桑蚕特色产业明显形成。
种桑养蚕造福一方人。蚕桑产业是百坎村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民生产业,在县、乡人民政府的指导推动下,经过10多年实践,百坎村形成了“种桑养蚕造福一方人”的产业发展思路,探索出“党员户+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定产到户,形成户种4-10亩桑园的适度规模,种桑养蚕成为百坎村大部分家庭收入主要产业。特别是2015年来,百坎村大力推动新一轮桑蚕产业发展,在那宁至那怀沿河屯着力打造桑蚕产业示范带,连片种植桑园面积1100亩,全村累计桑园面积1500亩,养蚕户达118户,全村鲜茧年产量14万斤,年产值约360万元,户均收入达3万元以上,最大蚕农户年收入达10万元。百坎村那怀屯吕霏霞户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单亲家庭,家庭人口4人,劳动力仅有吕霏霞1人,在开始种桑养蚕之前他的四口之家靠种田和每人每月边境补贴130元过生活,根本无法顾得上两个孩子上大学。从2015年开始吕霏霞开始种桑养蚕,从一开始的2亩桑树到2017年增长到了8亩,通过养蚕出售蚕茧月收入达5500元,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从依靠边境补贴维持生计到年入5万的养蚕大户,仅用2年,并使2个孩子顺利圆了大学梦,目前1个孩子已完成大学学业并稳定就业,2017年达到了贫困户脱贫标准,经过双认定率先脱贫摘帽。吕霏霞表示,政府扶持种桑养蚕帮助脱贫让他很开心,一定坚持发展桑蚕产业。收入的增加、生活的逐渐富足,让这个边境女汉子充满了继续辛勤劳作的动力和希望。
桑蚕产业再做大做强。为更好助推贫困户种桑养蚕脱贫致富,今年以来,百坎村驻村工作队通过普访贫困户、召开屯级问政会、帮扶干部贫困户集中见面会等方式,向贫困户讲解和宣传以奖代补的桑蚕产业扶持政策,组织农户到桑园田间地头和养蚕大户蚕房学习,让蚕农大户现身说法,千方百计大力动员贫困户参与种桑养蚕,扩大桑蚕规模,努力使种桑养蚕纳入产业助力精准扶贫工程。据统计,通过宣传发动,百坎村2019年将计划新增养蚕户72户,新种桑620亩,其中新增养蚕贫困户13户,桑蚕产业覆盖贫困户率将达85%。同时还将计划在百坎村那宁屯建立集中标准化大蚕房,提高桑蚕产业的组织化、协作化、规模化程度,使桑蚕特色产业真正成为助推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渠道,将百坎村打造成百省乡最大桑蚕生产基地,打造成乡级桑蚕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
最新预报!最低温-7~-5℃ 湘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到1月31日
金义都市新区生态账本亮眼
中办、国办:明年起由税务部门征收“五险”
三项限制类医疗技术实力出众 台州医院跻身全省首批培训基地
市邮储银行 “三个持续”助力反假货币宣传
那坡边境百坎村桑蚕产业助推脱贫奔康
上门服务解难题 一面锦旗表民心
我市召开金融系统专题会议
实行年度警示价制度后——本月沪牌中标率5.4% 成交价下跌近5000元
中江富兴镇小瓜蒌长成脱贫大产业
新修订的《四川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具有四大特点
【提醒】山西省取消30家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资格
苏州市各县级新税务机构统一挂牌
龚建梅深入崇文街道代家湾村指导
就业帮扶拓宽贫困户增收路
常德军分区掀起学习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热潮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选派年轻优秀干部担任“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
市统计局督导组到高县开展专项督导调研
白山市党政代表团来开发区考察
中小学上学时间推迟?山东省教育厅:没接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