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峰错时更理性 文明祭祀成主流

摆上一束鲜花、点首亲人生前喜爱的歌曲、写下一篇思念的祭文、系上一条黄丝带、慢慢擦拭逝去亲人的墓碑……连续两周来,主动错时错峰祭扫的市民越来越多,鲜花、音乐、祭思卡、黄丝带、微信等文明祭扫方式成为主流,市民祭扫更趋于理性,错峰错时更主动,整个清明节期间祭扫秩序井然,市民文明祭扫意识愈发浓厚。
错时错峰祭扫趋势明显
记者从市殡葬管理部门了解到,据统计,从3月24日至4月7日,整个清明祭扫期间,市属各殡仪场馆共接待祭扫市民96万余人次、车辆17万余台次,较去年同期祭扫市民减少3.7万余人次,车辆减少近10万台次。清明小长假,哈市市属各殡仪馆和公墓共接待清明祭扫群众17万余人次,车辆3万余台次,同比分别减少57%和71%。“错时错峰祭扫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市殡葬事务管理所所长常利平介绍,今年我市清明祭扫集中接待期是15天,比去年少3天,人流车流相对更为平均、分散,5日是清明节,因之前分流效果良好,使当日祭扫工作压力有所缓解。
节后倾诉亭仍将免费开放
清明期间,记者走访发现,哈市大多数市民用敬献鲜花、点播歌曲等绿色文明的祭扫方式取代焚烧纸钱的旧习,各大墓区里安静肃穆、秩序井然。
在金山墓区和松北墓区,卡片和黄丝带等文明祭祀活动深受市民欢迎,不少市民纷纷在祭思卡片上填写对逝去亲人的感怀和思念。据统计,今年清明期间有729名市民参与点歌祭祀,同比增长了近一倍;选择祭思卡和黄丝带的市民均增长了两倍多,鲜花、音乐、卡片等文明祭扫方式成绝对主流。
这个清明节,先后有近百名市民走进倾诉亭。清明节后,有3个倾诉亭将被固定安放在哈平路殡仪馆、天河园殡仪馆和皇山公墓三地,免费供市民平日祭奠倾诉使用。
海葬预约火爆已排至明年
从2009年起,哈尔滨市已经连续10年举行骨灰集体撒海活动,海葬已步入常态化,截至目前已有949位逝者选择海葬。为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加之2016年4月我省海葬补贴政策出台,今年清明节期间,在我市各殡仪场馆和墓区咨询海葬活动的市民十分踊跃,工作人员每天解答咨询问题都在上百次。
据介绍,哈市将在14日举行的第22次海葬活动已经满额,将有110余名市民参加,为满足市民需求,在29日“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市还将在大连举行第23次海葬活动,市民可随时致电殡葬服务专线963913,进行海葬活动预约登记。另外,因时间和排期冲突的市民可预约在明年继续参加海葬活动。

临沂临沭公安推行三项调解机制 两周调处矛盾132起
田阳县狠抓扶贫驻村干部“关键少数派”
滨海新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活动陆续展开
恒山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召开
2018年梅列、三元两区秋季学校招生划片全新出炉!
错峰错时更理性 文明祭祀成主流
史上最大胆小偷:带着“警官证”和手铐去盗窃
嘉兴港区发布首批智慧化工园区通用管理标准
杨浦区长白银峰社区为老服务中心举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宣传活动
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云岩区宅吉社区携手多部门实战演练扑救森林火灾
清城区召开林业生态县 复查验收汇报会
“职业的自豪感!”援藏医生雷震:言传身教培养村医
本市开展2018年“全民营养周”主题日宣传活动
区长张宝才主持召开区政府四届十五次常务会议
郧西把公厕当成景点建
水中一站三四小时 民警救人泡烂鞋底
高新区组织三级干部赴榆中县参观学习
河北: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将被列入“黑名单”
丰泉古井社区:党员学习“一呼百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