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下足绣花功
——记全市“十佳”第一书记罗晓敏
景德镇新闻网讯(李桢)习近平总书记曾把脱贫攻坚工作比喻为“绣花”功夫,要求扶贫要像绣花一样精准精细。笔者近期到乐平市鸬鹚乡龙口村参观,看到村民们带着幸福的笑颜,或徜徉于宽阔的水泥道上,或陶醉于树林荫下休憩,或流连于文化墙边观瞻,一个个好不惬意的样子,便问一位正坐在树荫下聊天的方姓村民:“龙口村怎么这么美?”这位村民告诉笔者:“因为我们村第一书记在扶贫上下足了‘绣花功夫’”。村民所说的“第一书记”就是市检察院的女检察官罗晓敏。
村民们如数家珍般地把罗晓敏几年来的扶贫成绩单,一一地讲给笔者听——推倒违建围墙、清除路障、拆去破败空心房、建设改造村内外主干道、绿化美化村庄、彻底治理臭水塘、安装路灯、铺设污水处理系统、改造村小学教学楼、打造村民活动广场、新建村委会办公大楼……当一届驻村第一书记,一般能办几件实事已属不易,但罗晓敏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为驻村村民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实事、大事,其付出的精力和心血之多可想而知。她扶贫先扶“智”,自告奋勇担任龙口村小学名誉校长,2018年龙口村小学“小升初”考试成绩名列乐平市前茅。她扶“智”更扶“志”,经常利用励志故事激发村民特别是贫困群众增加内生动力,村委会主任方海华在她的感召、教育、引导、帮助下,由一个思想落后的青年成长为乐于奉献的“村长”。她“输血”更“造血”,建设光伏发电站,实施“产业+金融”贷款扶贫,因户施策发展“四个一”产业,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6万元,16户贫困户每户增收7000元。
2015年7月,罗晓敏在担任乐平市乐港镇张家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期满后,主动请缨,来到鸬鹚乡龙口这个省级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进村第一天,她只见道路坑坑洼洼、村民房屋破旧不堪、村里村外垃圾遍地,又获悉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4000元。看到村里的落后状况,罗晓敏清醒地意识到,她肩上的担子很沉很重。为使帮扶村尽快脱贫,她沉心苦练起了“绣花功夫”。她组织村里干部群众清理各类垃圾180余车,拆除旱厕94座,安排专人每日清理垃圾,从而掀开了龙口村脱贫攻坚的序幕。然后她挨家走访谈心、寻贤问计,并召集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讨论,集思广益,共绘龙口村脱贫致富蓝图,并一步一个脚印筑梦。在市检察院和乐平市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罗晓敏积极争取各方支援,使龙口村实现由“脏乱差穷”到“净治美富”的“蝶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7年底,龙口村已通过省级整村脱贫考核,2018年初通过国家验收,贫困户脱贫率逾50%,龙口村干群对她的满意度高达100%。2017年底,省妇联在全省开展“寻找身边最美的她——驻村第一书记”网评活动,她获评全省最美第一书记;2018年3月,在对市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考核评比中,她获评全市“十佳”第一书记;因扶贫绩效突出,市检察院授予她个人“三等功”。(来源:景德镇日报)
蓝调倾城社区新时代传习所组织观看吉林卫视《好好学习》节目
流动防疫站开进山沟里 城阳区打造共建共享阳光生活
鞍山生鲜超市用“促销菜”留住顾客
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 争创扬州发展的第四次辉煌
新邵县坪上镇开展村书记“双述双评”暨部门负责人“双述一评”会议
【暖新闻·江西2018】全市“十佳”第一书记罗晓敏:扶贫下足绣花功
全区首届智力运动会北重实验小学创佳绩
我市3所中职学校获批建设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是改变经济发展内在基因
全省生态种养循环与健康食品生产推进会在绵召开
邮储银行界首市支行开展支部书记上党课活动
利州区细化招引推介重点提高投促“精准度”
共建新亚欧大陆桥安全走廊跨国油气管道安保研修班结业
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老年协会组织开展老年健身操队展演活动
宋文豹调研宜昌自贸片区建设 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创新
现场会后:破旧立新中的“舍与得”
浚县司法局积极组织开展平安创建宣传活动
助力创新名城建设,雨花启动送政策“百千万”服务工程!
我市拟新增79家“两定单位”
此前,全市已有定点医疗机构94家、定点零售药店335家
南浔分区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