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龙
近年来朋友圈刮起了微商风,霸屏的同时也带来了消费隐患,2016年中国网络消费不满意率排行中,微商占比位居首位。9日上午,北京市消协发布了《2017年微商行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在体验调查方面,微商所售的产品与电商比价后,部分企业微商产品存在价格过高情况,其中一款养生足贴的价格是同类产品的14倍。
(3月9日《法制晚报》)
翻翻朋友圈,爆屏第一的当属微商们推广的各类产品。“十个好友九个微商”绝对不夸张。并且,除了推销产品外,还有一些微信好友撺掇你加入微商队伍。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微商工作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微商行业总体市场规模已超过3600亿元,全国微商从业者高达1535万人,持续呈高速增长态势。
但同时,微商中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此次北京市消协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产品质量差、刷屏多、退款难等问题突出。比如,在本次的体验式调查中,所有微商调查样本均是要求先付款后发货,因此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很难保障自身利益。同时,“三无”产品藏匿于其中,也是令人防不胜防。这意味着,消费者随时有可能坠入陷阱。
同样,梳理媒体报道就会发现,微商中存在的乱象,与缺乏完备的针对社交电商(含微商)的法律法规有关,与微商们的一味追逐利益有关,也与监管部门监管手段乏力有关,更与消费者贪图便宜以及安全消费理念缺失有关。但是,基于微商交易的私密属性和闭环特点,不仅增添了监管打击难度,一旦假劣食品、药品掺杂其中,直接会给公众带来危害。
事实上,对于微商存在的乱象,媒体早有曝光,而且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不过,笔者以为,其一,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完善亟须提上重要日程,尤其对微商平台性质和责任的认定上必须要明晰,让微商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事,并纳入监管视野,这是确保微商红火且不伤害消费者乃至公众利益的重要保障。
其二,亟待执法部门“亮剑”。一方面,要做好消费警示,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微商,谨慎购买微商所售卖的产品;另一方面,对于微商中出现的“三无”产品,无论是企业微商还是个人微商,均一查到底,这就需要执法部门切忌坐等线索,更须主动查找线索;再者,对微商中存在的“传销”行为,应加强预警、防范和行政监管,依法追责。
其三,于消费者,一方面购买微商所售产品,多留意产品质量,切忌只贪图价格低廉,谨防买到“三无”产品;另一方面对亲友要求转发朋友圈的产品,也应多些核验,帮人是好事,但是产品若是违法违规的,未尝不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任;再者,即便自己从事微商,对产品质量更要把好关,切忌只追求挣钱,而不顾法律与道德。
2018年四川省“最美家庭”事迹巡讲活动走进隆昌
为社会培养更多技能英才 ——对话江门市技师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戟
青瓦
市政协召开第四届委员会第十二次主席会议
省招办提醒大学新生 报到时准备好相关资料
时评:微商不能成“三无”产品温床
中信小米信用卡权益再升级,商城无条件立减 积分五倍翻!
全国人大代表杜延安: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阳山荣获2018年广东省 林下经济示范县称号
赌博窝点藏到网上,参与境外网络赌博输掉800万元,山沟里开赌场渔利市公安局公布一批涉赌典型案例
【社保】关于2018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我市新增7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颍东区召开第四十九次区委常委会会议
创新文化发展思维 加快文化衢州建设
除部分门诊停诊外南昌大部分医院实施“无假日门诊”
强化互联网思维 注重网络舆情应对
建华乡全力保障秋收安全
首个公共停车场年底开放
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莉萍同志为机关五支部、直属分局、一分局、纳服局全体党员上党课
青岛医疗用血费用报销新规:这个群体可获终身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