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刘永良 刘琦 谢芬芬
近日,永定区龙潭镇在枫林村开展集中植树活动,镇、村干部群众和福建省环保志愿者代表在矿山上种下了1000多株美国红枫树苗。这是永定区实施矿区生态修复,切实保护环境,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
“地下”到“地上”,坚守生态与发展的底线
如何让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协调发展?近年来,永定区扬区域森林覆盖率高、山谷风光优美之长,避废弃矿山较多、局部环境破坏严重之短坚守生态与发展的底线,把工作重心从“地下”转移到了“地上”。
2017年,永定区政府下发了“切实做好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通知”,部署矿山(特别是煤矸石裸露)的复绿工作。针对关闭、废弃矿山,裸露煤矸石,弃渣场等进行治理,并强化“永定红”石板材行业污染整治,积极实施“绿满青山”提升工程、“青山挂白”治理工程。通过发出限期治理通知书、签订矿山企业复绿承诺书、约谈复绿进度滞后的矿山业主、指定专人包矿督促整改等手段,使裸露的山体披上了绿装,一片片绿茵又重回人们的视野。
据介绍,永定区目前已实现洪山、峰市饰面石材矿山的全面复绿,累计覆土47万多平方米,种草种树面积44万多平方米。完成煤矿清理矿渣(煤矸石)63600余立方米、覆土69200余平方米、种树15500余棵、种草64700余平方米。同时,加快生态恢复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包括对抚市溪流域的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实行连片综合治理;完成培丰-富岭-瓦窑坪-东中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治理高陂石螺岐建筑石场和城郊中坑采石场,完成废弃石场“青山挂白”治理项目。
“黑色”到“绿色”,矿区转型演绎自然之美
龙潭镇是永定的重要矿区之一。近年来,该镇通过大力开展矿区复绿,使曾经矿碴堆积、漫天扬尘的矿山、尾矿库,变成了绿意盎然的山坡植被,全镇森林覆盖率也从2010年的65.6%提升至目前的72.3%,辖区7个村当中有龙潭、上西、上寨、枫林4个村被评为省级“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
枫林村近40户村民在村委会主任严德钦的带头下发展生态农业,种植百香果、树葡萄、茂谷柑等果树。同时,村里还引进生产蝴蝶兰等名优花卉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在枫林村军营自然村观音桥建立种植基地,可年产200万株蝴蝶兰大中小苗及30万株开花株。
去年12月14日,龙潭镇政府联合福建省闽西老区建设促进会、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在枫林村实施以“枫叶飘香·林海红情·矿区修复公益众筹”为目标的“福建省矿区修复转型生态旅游示范镇暨推进老区矿区修复转型生态旅游首个示范村”项目,希望探索出一条可供其他矿区镇、村复制推广的示范性矿区修复转型及生态旅游发展新路径。
矿区变景区,绿色振兴推动“二次飞跃”
曾经的繁荣的矿业,如何实现二次飞跃?永定区不回避现实和矛盾,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恢复生态、整治环境,并结合矿山自然风景,把矿区打造成景区,实现了从卖矿产到卖风景的转变。
“这是福能矿山公园项目建设的一部分,博物馆主体工程将于2019年2月竣工,2020年完成展陈对外开放。”近日,在永定培丰煤矿“福能煤矿博物馆”建设工程有序推进,现场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据项目负责人黄伟铭介绍,福能矿山公园是我省首家以煤矿工业旅游为主题的公园,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旨在保留煤矿的历史与文化,建成后将成为集中展示福建煤矿、煤炭开采历程的重要平台,对矿区修复转型形成良好的带动作用。”
永定区煤炭管理局副局长吴福宏介绍,除将培丰煤矿改造建设成煤矿开采博物馆之外,永定还探讨将靠近集镇的煤矿工业广场改造成养老福利院、利用关闭后煤矿道路和工业广场大力发展农林经济、果蔬种植业和家禽养殖业、农家乐等,进一步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发展为绿色经济。
【两会】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举行分组讨论
雪后天晴 扎堆洗车专家提醒:洗车要避开几个误区
克旗蒙医中医医院打响“百日攻坚”战役
杨家杖子结合实际稳扎稳打抓落实
平遥推光漆传承者胡晓明小记
矿区生态修复的永定实践
黑土地焕发新活力
数据显示:沈阳家庭“甜蜜指数”较高
居民书画展 墨香飘社区 吉州吉福路社区助七旬老人刘美凤圆梦
有滋有味过端午
节骨眼上扶一把 灯笼生产一片红
我省启动丙肝患者援助项目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广西通报未完成问题桂林有1个
惠州供电局改革勇进30年 助力惠州社会经济腾飞
热点前瞻:文在寅访俄为何要推“新北方政策”
新晃县扶罗镇开展农村面包车驾驶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漳州有一群“熊猫大侠” 时刻准备献血救人 欢迎更多人入群
灵乡镇:移风易俗“细火慢炖”
“中车制造”CRH3A型动车组承运西成高铁正式开通
上半年全市对地方贡献50强企业名单出炉 18家房产企业入围